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9)(1 / 2)





  萧彧说:我又不在大安国卖, 我去别国卖。

  裴凛之兴趣盎然:郎君想去哪里卖盐?

  萧彧说:往更北边, 东戎西戎柔然都行。往南去, 天竺波斯也能卖。

  裴凛之笑起来:郎君的雄心可不小。

  对啊,我还想把生意做遍五湖四海呢。

  裴凛之说:那我改日去和薛钊谈谈。

  萧彧说:你这几日就进城去, 我忘记跟你说,让你去找蚕种了。

  好。裴凛之满口答应。

  萧彧也是今日去纸坊, 看见路旁正在吐新芽的桑树才想起来蚕种的事, 得抓紧时间找蚕种了, 不然又错过了这一季。不仅要养蚕, 还要缫丝织布,丝绸锦缎才是丝绸之路的主角啊。

  只是这织布真不是萧彧能干得了的,这个技术含量略高了点,所以还是得依靠劳动人民的智慧。

  对了,还有茶叶,有了瓷器和丝绸,怎么能少得了茶叶呢。他以前对茶叶有过一些研究,崖州也产茶,回头去山里找找,这儿气候这么好,一年四季都能采茶,完全可以大规模种植。

  隔日裴凛之又特意为蚕种去了一趟州城,有了马作为代步工具,去州城就方便多了,半个时辰就能跑个来回。

  运气挺不错,他打听到了一家养蚕户,花高价买了一批蚕种回来,献宝似的拿给萧彧看。

  萧彧欣喜不已,看着纸上密密麻麻开始发黑的蚕卵,说:这应当是快出了吧。崖州的天气暖和,蚕出得比北边早不少。真有你的,凛之,就没有你办不到的事。

  裴凛之被夸得心花怒放,但表现出来仅仅是嘴角有点上扬:郎君懂怎么养蚕吗?

  萧彧说:不太懂,你问过那个蚕农了吗?

  问了,他教了我怎么养。得用竹匾将蚕装起来。裴凛之说。

  这我知道,回头让吴兴义编一些。萧彧说。

  裴凛之迟疑了片刻,才说:郎君,我没去找薛钊说晒盐的事。才刚告诉他我们在造纸,现在又说要晒盐,我怕他起疑心,缓缓再说。

  不急,这海一时半会儿出不了,以后再说。瓷器、丝绸、茶叶都还没落实,晒盐的事可以先放放,更何况闵翀还没松口呢。

  吴兴义父子听说需要竹匾,便抽了两天空,抓紧时间制了一批竹匾,大的小的都有。

  萧彧见大家都忙,便想利用闲暇时间钉几个放竹匾的架子,被吉山吉海见了,抢过去做了。得,现在大家都不让他干体力活了。

  裴凛之也觉得他不该亲自动手,只负责提意见拿主意便好,一家之主就该又一家之主的样子。

  可萧彧就是闲不住,只好还去收集他的松烟灰,每天观察一下蚕种,看蚕宝宝有没有孵出来。

  蚕种被带回来的第三天,裴凛之终于在纸上看到了几条黑色的小虫子,蚕终于出壳了。他万分温柔地将细小的蚕宝宝弄出来,放在剪碎的嫩桑叶上,看着它们将嫩绿的桑叶啃得一点点凹下去,就有了小时候养蚕的体验了,特有满足感。

  他还特喜欢清点桑叶中的蚕宝宝,看有没有少了。等到第二日第三日,无数的蚕宝宝破壳而出,多得他就数不过来了,采桑叶养蚕的事也交给了吴家母女和鱼儿。女性在这些事情上总是更有耐心更温柔,萧彧自愧弗如。

  天气好得不行,一天比一天暖和,孟洪已经准备下海采珠贝了。其实他去年冬天就想下海的,想趁早多捞点母贝,但被萧彧劝阻了,不急在这一时,冬日水温低,不仅对人身体不好,母贝植入后的成活率也会受影响。现在水暖了,他就迫不及待要下海了。

  萧彧知道光凭孟洪一己之力捞母贝是远远不够的,便从村中雇了一些人去采珠贝,按个给钱,他们还可以留下自己认为能开出珍珠的贝壳。

  这操作其实很令人费解,萧彧是想要珍珠吗?看着又不像,但要珠贝做什么呢,难道是要吃珠贝的肉?可他们吃过,珠贝肉并不比别的贝壳肉更好吃,难不成珠贝的肉有别的功效?

  虽然疑惑,但也还是有人愿意去,两个贝壳能抵一文,自己也许还能开到珍珠。虽然卖给萧彧的贝壳里可能含有珍珠,但他们每次采回来的贝壳中十之八九都是没有珍珠的,何况萧彧也不常收购,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只有孟洪心中不安,萧彧这是在为他们造福,却还要自掏腰包。如果公开来,愿意免费提供珠贝的肯定很多,但萧彧的担心是对的,人工养珍珠的事不能让更多人知道了,万一被上面的人一口咬定造假就不得了了。

  吉山听说萧彧要珠贝,便主动提出帮忙采贝壳。他一直在养伤、照顾闵翀,平时也会帮家里干点活,但始终没有固定的岗位,他心里其实是不安的,因为兄妹三人都在这里白吃白喝,如今终于有能出得了力的事,当然要积极主动一点。

  萧彧没有拒绝,吉山愿意帮忙当然好,现在贝壳是多多益善。

  吉海见哥哥去采珍珠,也想跟着去采贝壳,萧彧没同意,吉海年纪太小,下深海采贝太危险了。

  这一次出海,他们采回了数千枚贝壳,足够萧彧忙上一阵了。这个冬天虽然没有采贝壳,裴凛之却没有停止对珠核加工的督促,一个冬天下来,也拿到了上千枚珠核,这珠核是越做越精巧,越做越小。

  为数千枚贝壳做植入手术的工作量有点大,家里人多眼杂,萧彧想到了一个好去处,就是停在海边的那艘大船。反正这船现在也是空闲着,萧彧就给它改造成了植珠作坊,采回的母贝就养在船底的海水里,做好手术也直接放回海水中,这样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萧彧给贝壳做手术的时候,裴凛之、孟洪、吉山、吉海和孟思归都在场,萧彧正好趁此机会教他们做植珠手术,为此还特意打造了几套工具。

  裴凛之不做手术,他负责打下手。吉山是萧彧叫过来看场子的,以免有人上船来。

  吉山虽然听弟弟说起过萧彧养珍珠的事,但一直都没想明白怎么养,等看到萧彧往贝壳里塞进一小颗圆形的珠子时,才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是在做假珍珠?

  萧彧还没说话,孟思归就开口了:不是假珍珠,这是人工养珍珠。把这个放进贝壳里,过几年它就变成珍珠了,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去深海采珍珠了。

  吉山半信半疑:这样真的能长出珍珠来?

  萧彧将卡子取出来,将植好珠核的贝壳放进海水里,说:千真万确,如假包换。

  孟洪说:萧郎君怜恤我们珠民采珠辛苦,特意想了这个法子来养珍珠,再过几年,我们就不用下深海采珍珠了。萧郎君此举真是造福万民,利在千秋啊。

  吉山还是不太明白珍珠怎么养,几人轮流给他解释了一遍,等他听到官府也参与其中,才确信养珍珠并非只是一个设想,而是真的能够实施的。

  为了植珠手术,萧彧还给学生放了假,下午的课改到了晚上。因为这活必须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做,晚上光线就太暗了。

  这日他们正在船上忙碌,吉山将已经做好手术的母贝放到海水中。做完手术的母贝要放在笼子里养上两日,确定没有死、没将珠核吐出,这才转移到薛钊指定的那一片海域去养殖。

  吉山刚放好笼子,突然听见有人叫他:吉山,你在这里做什么?

  吉山差点没栽下船去,抬头一看:大、大当家的,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