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8)(1 / 2)





  萧彧正专心将竹子一端一分为六,做成夹子夹住陶碗,倒扣起来收集烟灰,这法子他是从一个网红视频里看到的,没想到有一天还能用上。

  鱼儿忽然出声:郎君,有人在看我们。

  萧彧停下来,扭头看了一下四周,发现了坐在厨房门槛上的闵翀,便露齿冲他一笑:你好些了?能起床了,说明身体好多了。

  闵翀看着他的笑容,觉得碍眼,吉山肯定就是被他的甜言蜜语给收买的:是,很快就能杀你了。

  鱼儿吓得大惊失色,站起来挡在萧彧身前:你、你这个坏人,不许伤害我家郎君!

  萧彧倒是笑呵呵的:你要不就现在过来杀吧,等凛之回来了,你就没机会了。他觉得把杀人挂在嘴上的人,是不会杀人的,就好比天天嚷嚷着要离婚的,其实都不会离。所谓会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会叫,大抵也差不多。

  闵翀看着他的笑容,面无表情地转过脸去,嬉皮笑脸,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第23章 交易

  年还没过完, 萧彧就决定盖新房,家里人多,房子已经不够住了, 他还打算雇更多的人。

  崖州的房子以土坯房为主, 还有不少竹木搭建的房子,但萧彧决定烧青砖盖砖瓦房。

  他仔细考虑过,土坯房用的土砖大且厚, 自然风干需要很长的时间, 崖州潮湿多雨的春季已经到了, 不利于土砖晾晒。烧青砖的土坯小, 通常都是堆码起来晾干,一旦下雨,可以在砖墙顶上盖草顶,不用担心天气。而且砖坯小, 风干的时间也短。

  经过高温烧制的青砖比土砖更结实耐用,怎么看都更合算,无非成本略高而已。他已经烧过石灰, 有了烧窑的经验, 想必烧青砖的难度也不会大太多。

  萧彧亲自动手设计了砖模, 请木匠做出来, 然后主动给雇工示范了一下砖坯的做法。为了赶时间,他请了不少人, 一群人同时开工,不到半个月便能做好几万砖坯, 再晾上半个月, 就能起窑煅烧了。烧青砖, 也算是给烧陶瓷预热。

  自从萧彧向各家店铺推销低规格的草纸, 纸张便在崖州城内风靡了起来。商家买了来包裹货物,大户人家买了来当手纸,也有人为了省钱,买这种糙纸给自家孩子练字。

  销量出乎意料的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裴凛之每次一上州城,所带纸张都要被哄抢一空。卖纸成了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

  年初三开始,萧彧还没吩咐开工,吴兴义父子就已经着手造纸了,连腿伤好了大半的大郎都来帮忙了。大郎心思比父亲和弟弟都要活泛细腻,爱琢磨,他抄出来的纸比他爹抄出来的更薄更匀称。同样的纸浆,产出的数量就多不少,受到了萧彧极大的赞誉,这让大郎无比骄傲。

  吴家原本以打渔种地为生,自从家里房子烧了,搬到萧家之后,就不再打渔了,除了种地,父子专门替萧彧造纸。

  萧彧给的工钱比打渔的收成高,这可比出海打渔安全舒服多了。原本他们一家最惨,结果现在过得比之前还要舒坦,倒是因祸得福,令左邻右舍艳羡不已。

  正好萧彧打算扩大纸坊规模,便放出消息,纸坊要收徒。消息一传开来,萧彧家门槛几乎要被踏破了,村民都想送自家孩子来学做纸。

  萧彧原本打算收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当学徒,不发工钱的那种。后来一琢磨,还是挑年纪大些的,毕竟造纸也是个体力活,年纪大的上手快。于是便收了几个十几岁的学徒,给工钱,第一年给的少,以后逐年增加,出师后还得给他干几年。

  给工钱的原因是穷苦人家,十几岁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壮劳力,如若不给工钱,那家就少了一个劳力,日子会过得很艰难。

  家里事多,进出的人也多,就显得有点吵,萧彧的课堂都有点被干扰到。而且家中纸坊的场地也小了,施展不开来,萧彧便决定另外修纸坊,最好是离溪流近一点,因为泡洗树皮需要大量的水。

  萧彧便跟吴兴义提出,拆了他家老房子的土砖来盖作坊,回头再给他赔点青砖修房子。吴兴义听到这么合算的买卖,岂有不答应的,于是很快,纸坊就在河边建了起来,造纸、晒纸都在纸坊完成,吴兴义父子带着徒弟轮流在纸坊守夜。

  闵翀原本打算养好伤就离开这里,但他伤得很重,伤口好不容易愈合了,却发现体力就跟老人一样,走几步路就喘,应该是失血过多,伤及根本了,没有一年半载调理不回来。最近两天又感染风寒,咳得非常厉害。

  隔了一个房间,萧彧都能听见闵翀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忍不住对裴凛之说:他咳得如此厉害,要不还是请大夫来给他瞧瞧吧。那一箭虽然未射中心脏,可能伤到肺了,才会这样长咳不止。

  裴凛之不高兴:还不是他自找的。就他那样,昨天还想把大船开走呢。他要真有本事,就跳海里自己游回去好了。

  萧彧笑道:要换了是你的船,你也不乐意被被人占了。

  闵翀自打苏醒以来,就一直在寻求离开的办法,昨日他无意间听见几个来上课的孩子说起了村外那艘大船,他便独自走到海边,果真看见了自己的船停在海边,兴奋地想要驾船离开。

  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把碇石从海里起出来。这碇石就是船锚,近千斤重的大石头他一个人能弄得动才怪了,便又回来找吉山帮忙。吉山当然不愿意,这船现在已经归萧彧了,他怎么可能背叛萧彧,而且就算是他,也起不出这么大的碇石。

  闵翀发了一通无济于事的脾气,又弄出了几身汗,吹了冷风,原本就虚弱的身体又被他折腾病了。

  我没有船。裴凛之非常不喜欢闵翀,这人脾气太臭了,吃他们的用他们的,还成天甩脸子给人看,最让他不能忍的,居然还威胁要杀他家殿下,实在一个危险人物,要不是萧彧拦着,他都想先下手为强。但也不能打发掉,薛钊把人交给自己,断然是不能放虎归山的,这才是裴凛之头痛的地方,实在是招惹了一个大麻烦。

  萧彧说:只是打个比方。如果是你最重要的东西,你肯定不愿意拱手让人。

  裴凛之飞快回答:那是自然。

  萧彧说:明日你还是上城里请一下大夫吧。

  裴凛之说:知道了,睡吧。

  翌日,裴凛之去州城送纸,顺便去了一趟刺史府,将借来的书还了,打算再借两卷。依照萧彧的安排,给薛钊带了一叠纸作为谢礼。

  薛大人最近清减不少,可还在为海贼的事头痛?裴凛之调侃。

  薛钊是个胖子,最近明显瘦了:小公爷见笑了。可不嘛,这帮逆贼,都该挨千刀。那么多人,大狱都关不下,还要白吃我的,一群饭桶!回头都送盐场去煮盐。那贼首死了不曾?

  裴凛之苦笑:命大,活了。

  薛钊瞪圆了眼睛,喃喃道:命可真硬!小公爷千万把人给我看住喽,否则放出去又兴风作浪,我这项上人头可要不保。

  裴凛之说:自然会看住,薛大人大可放心。近日朝中可有消息?

  薛钊看四下无人,才压低了声音说:收到京中来函,皇上已立吴王萧祎为太子。

  裴凛之冷笑一声:果然是他。吴王萧祎是最得宠的赵贵妃之子,也最受景平帝宠爱,更为重要的是,赵贵妃出身低微,背后没有强大干权的外戚,这是景平帝最为满意的。

  薛钊迟疑了一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人但说无妨。

  薛钊说:陛下诸子中,这位器量狭窄,小公爷可要留神了。

  谢大人提醒,凛之自然明白。裴凛之抿紧了唇,将书卷和纸卷放在桌上:书我家郎君看完了,再来借几卷。这是我家郎君送给大人的谢礼。

  好说。薛钊翻看一下,让你家郎君破费了,替我向郎君道谢。虽然萧彧已废,薛钊也不敢小瞧,毕竟这国公爷还跟着,万一哪天天子心血来潮,要收回成命,重新入主东宫,自己可开罪不起。毕竟天家的事瞬息万变,一个站队不好,可能就是杀身之祸,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亲近,也不打压,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

  裴凛之说:不破费什么。这纸是我家作坊自产,郎君让我送来给大人的小公子练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