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章(2 / 2)


  “我也不认识他,也不知会不会给殿下惹来麻烦……”

  小宝盯着晋王看,打算如若他敢再给他娘丁点脸色看,他就延缓叫他爹。其实瑶娘把事情说完后,小宝就猜到那人是谁了。

  那个叫沈泰的人, 简直就是沈家的蠹虫。反正小宝知道这个人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只是沈大夫人嘴上总挂着的人名。

  而从沈二爷和沈二夫人只字片语中,以及父皇置之不理却明显避让的态度,小宝猜测这人是不是死在父皇手里了, 抑或是死因与他父皇有关,所以沈大夫人才会以此为势,达到想拿捏他父皇的意图。

  可上辈子他娘应该是没有入京的, 自然不存在今日这档子事。沈泰没有蠢到明面去犯他父皇的忌讳,那到底是什么事惹来他的怒火,亦或是沈泰做了什么事,让他父皇龙颜大怒,甚至罔顾已逝大舅爷的面子,也不惜杀了对方?

  小宝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记得自己小时候是没见过曾外祖父的,只有曾外祖母。曾外祖母是个很慈祥的老人,却是垮了身子,缠绵病榻多年,才撒手而去。

  他曾随父皇一同去祭拜过曾外祖父,若是他没记错的话,那碑上所刻的卒亡时间应该就在最近。可今日从曾外祖父的精神面貌来看,并不像是行将就死之人。

  小宝觉得自己洞悉了什么,可脑子里总有一根线串不起来,他努力去想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脑海里突然闪现上辈子听到的一段秘闻,小宝浑身有一种如遭雷击的冰凉感。

  上辈子他父皇并不是名正言顺登上那九五之尊的位置,而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子攻入京师,而所清的这个人正是庶人赵佑霆,也就是现在的永王。

  小宝知道的事太少太少了,上辈子发生这一切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奶娃,而当初这些事情,都随着那一场动乱泯灭于世。

  上辈子晋安帝的名声并不好,民间总有传闻说他冷血暴戾诛杀圈禁了众多兄弟,才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甚至屡屡有文人含沙射影撰时文斥骂。

  晋安朝曾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文字狱,其中牵连之人甚多,尸横遍野,无数朝臣纷纷落马。自那以后再无人敢议论此事,而晋安帝也得了一个残酷暴戾的名声,一时间朝堂民间噤若寒蝉。

  等小宝懂事之后,还是机缘巧合之下,才知道这件事情的。其实与其说是机缘巧合,不如说是有人故意为之。那一场事后安亲王被遭贬斥,小宝才清楚是有人刻意打着想蒙蔽他的念头,企图伤害到他父皇。

  打从入京以来,以小宝所见所得,太子依旧是太子,太子一系地位并未动摇,皇祖父的身子也并无大碍,那到底是什么事致使在这弘景三十二年里出了这么大的变故?

  小宝觉得这弘景三十二年里发生的事太多——

  这一年里,他娘中毒身亡,他坏了身子;这一年里,曾外祖父逝世,皇祖父逝世,太子太孙都死了;这一年里,永王独揽朝权,企图登上那九五之尊的位置;这一年里,他父皇挥师南下,并在次年登基为帝。

  小宝总有一种感觉,发生这一切的契机早在之前就开始了,而真正会起动乱的应该是此时。因为只有这么才能解释的通,而背后一切的主使真是永王,他肯定会选在这个时候动手——

  弘景帝万寿,众王齐聚京师。

  而他父皇是从晋州挥师南下,那么应该是他父皇在这一场对仗中吃了亏,并离开京城,才会在之后冒天下之大不韪,打着清君侧的旗子攻入京城。

  难道说父皇之所以会在这场中吃亏,是和曾外祖父去世有关?

  而就在小宝忧国忧民的之时,另一边因不知名原因陷入沉思,以至于让瑶娘误会了的晋王,正在做事后补救。

  “真不会招来什么麻烦,你别多想。”

  “他应该是你的亲戚吧,会不会是大舅母家的儿子,大舅母对我不是太友善,我怕……”

  说漏了嘴的瑶娘,得到的是晋王冷眼。

  “这事你之前怎么不说?”

  被盯得有些心慌有些委屈的瑶娘,支支吾吾:“我没觉得有什么,可之后又出了这事,我……”

  “她到底对你怎么个不友善?”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在晋王微眯而显得有些危险的眼神下,瑶娘老老实实就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后来外祖母跟我说,让我别怪大舅母,说是她心中有怨气。不过我也不懂这个,长辈说了,我听着就是。”

  晋王眼中闪过一抹复杂:“你别理她,她这人拎不清。本王说沈家的人很重要,也不是指的她,更不是让你去受气的。”说着,晋王也继续不下去了,还不是他的说法让瑶娘给误会了。

  真是个傻姑娘,他说重要,她就忍着气不说。若是换做别人,别说已经生下了晋王府的长子,就凭肚子里揣的这个,也能小题大做大闹一场不吃下这个哑巴亏。

  终归究底,她还是不想让他夹在中间难受吧,毕竟那是他的外祖家。

  心顿时软了下来,也有些不忿,自己女人孩子白受气,还不能找回来。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她怎么就这么软,就不会学学别人。更迁怒了晋王妃,让她去是当死人的,凭着她的手段,她有千百种方法让对方怎么把话说出来,怎么把话咽下去,还让人找不出错,挑不出理,而她竟敢就在边上看着。

  所以就如同福成当初所想,心偏了就是偏了,怎么都有的挑。

  心偏了的晋王,语气带着不忿:“你怎么就这么笨,她说你,你就还回去。天不会塌,塌了还有本王这个比你高的在上面撑着。”

  “她是长辈,再说了,说两句也不当什么,毕竟是长辈。”

  “长辈还有为老不尊的,那你也受着?”晋王斜睨她。

  瑶娘浓密的睫羽扑扇扑扇的,偷偷从下面瞧他:“那殿下的意思是不用受着了?”

  “嗯,不用受着。”

  瑶娘忍不住就歪了过去,靠着他身上:“那以后谁说我,我都不受着,只给殿下说。”

  瞧着她娇娇的小摸样,晋王眉梢忍不住翘了一下,又翘了一下,却还是一副高深莫测的高高在上:“嗯,就只给本王说。”

  “别人说我,我就怼她。”

  “怼!只能本王说,谁都不能说!”

  回过神来的小宝好无奈,他觉得方才自己的浑身战栗,对比这种场面就是一种笑话,感觉好像白操心了。

  而与此同时,思懿院里,晋王妃心情并不好。

  认真说来,她今儿一天心情都不怎么好。

  去拜访宁国公府,是她这个做王妃做正妻的分内之事,可主角竟不是她,而是苏瑶娘。

  宁国公夫人确实是一时疏忽,可恰恰是一时疏忽才能反应人真实的心态。在沈家那群人眼里,大抵一个苏瑶娘能抵无数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