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5节(1 / 2)





  上山的小道,村中已经提前清理过了。

  只不过,如今是夏日,林中草木原本就茂盛,所以小道两边,依旧还是半人高的杂草。

  丰外公看着很想动手,但是被萧念织拦下了。

  他如今的这个小身板,萧念织不敢让他真折腾,所以让侍卫们帮了忙。

  把小道稍稍清理的更为宽敞一些之后,丰外公的心情才算是稍稍好了些。

  只不过,脚下的步子却是越发的沉重。

  大概是近乡情怯吧。

  越是近了,他的步子越慢。

  昨天的时候,并不是丰外公不急着上山,他只是……

  有些不敢。

  丰外公不知道,女儿会不会怪他?

  他心中忐忑难安,所以步子越发的慢了起来。

  不过如今天热,又是上坡路,所以大家速度都不快,看着倒是不明显。

  或者说是,萧念织看出来了,但是这种事情,怎么劝呢?

  她没有丰外公这样的经历,没走过对方走过的路,没感受过对方多年来寻不到女儿的痛苦。

  所以,她没办法共情这种事情。

  劝,也只是流于表面,并不能真正的让外公释怀。

  所以,还是让他自己慢慢消化吧。

  而且,如今还没看到坟呢。

  最浓重的情绪,还没有化开,此时劝其实也没太多用处。

  山路终有尽头,因为这一片山头,是默认为他们村子里的坟头。

  所以,这一片,从最深处往外,葬的都是萧氏族人。

  萧父并不是在最新的一排,再往下的小辈,也立着几座半新的坟,想来是最近几年里,逝去的人吧。

  毕竟,古代的人均寿命并不高。

  对于现代人来说,正值壮年的时候,对于很多古人来说,甚至都算是晚年了。

  所以三四十岁就早早逝去的人不少。

  萧父的辈分不高不低,有些小辈年纪也确实不算小。

  所以,有早早故去的,埋在他前面那一排,也很正常。

  萧念织带着外公去了第二排。

  去年萧父走的时候,族长张罗着,给他立了新碑,算不得多华丽,但是至少有名有姓的记着,也能让来祭拜的人,很快找到位置。

  萧父与萧母合葬,萧母到死也没恢复记忆。

  所以,如今合葬的墓碑上,写的是:萧氏织织。

  看着那与自己女儿名字,并没有半点关联的名字,绷了一路的丰外公,终于受不住,瘫坐在那里,捂着嘴直接哭出声来。

  起初,他的声音不高,似是控制着,又似是悲伤到了极致之后,那种哑着嗓子哭不出来的感觉。

  但是慢慢的,似是想到了从前过往,亦或是看着如今的阴阳两隔,丰外公的声音,越发控制不住了。

  被这样的气氛感染着,萧念织心下也有些伤感难受,眼泪也跟着涌了出来。

  去年也只是在白马寺,进行了简单的祭拜,今年开春,又是在太后的佛堂里,抄写了经书。

  如今真正的来到夫妻二人的坟前,萧念织跪在那里,一边摆着祭品,一边在心里默默的跟他们解释了一下原主的事情。

  其实,萧念织也不知道,原主去了哪里。

  但愿,他们一家三口,最后能团圆吧。

  萧母哪怕是身体不好,也要拼了命生下这个孩子,这其中有对萧父的感激,却也有对于这个孩子的期待与爱。

  所以,如果可以,她其实也想多陪着孩子吧。

  萧父对于原主,更是十分疼爱。

  他在萧母死后,并没有再娶,一个人当爹又当娘的将原主拉扯大,对于这个女儿倾注了太多太多的爱。

  萧念织想,若是原主觉得漂泊无依,那便回家吧。

  至少,那里还有爱他的父母。

  想着这些,萧念织眼眶酸涩,她掏出帕子抹了抹眼泪之后,又将祭品摆好。

  她没去劝说丰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