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节(2 / 2)


  刘巧凤抱着儿子,一脸满足:“女孩是听话懂事。不过人人都还是想要个儿子,儿女双全最好了。你俩年纪比我还小点,要不再生个女儿?”

  郑文华和李红对视一眼,笑着说:“还是算了。带孩子太辛苦了,要是轩轩还小就生,一起带大倒还好,现在好不容易才轻松点,不想再受那个带孩子的罪了。”

  “这倒是真的,这个年纪带孩子没年轻时精力足了,真的辛苦。”刘巧凤嘴上这么说,脸上却一脸甘之若饴,带儿子是累,但是甜蜜的负累。

  天快黑的时候,陶醉家里灯火通明,屋子里热热闹闹的,大人说话,年轻人嬉闹,还有小孩的咿呀声。桌上的电磁锅里热气腾腾的,周围摆满了陶醉精心准备了一下午的食材,荤素搭配,看起来十分新鲜诱人。

  王军浩拿着啤酒瓶给几个大人倒上酒,然后逗几个年轻人:“你们几个喝不喝酒?”

  常醒说:“给我来点。”

  陶醉一听,扭头看着他:“未成年不能喝酒!”

  常醒看着她笑:“马上就成年了,可以喝一点。”

  “马上是什么时候?”陶醉问。

  郑文华说:“常醒喝饮料,不要喝酒。离成年还有一年时间呢。”

  常醒自己拿过酒瓶,笑嘻嘻地说:“我尝一下什么味道。”说着愣是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装小孩装了一年,也是够累的。

  陶醉尝过啤酒的味道,知道根本没什么好喝的,简直没法理解男人对酒的执念

  正在吃菜的陶然突然抬起头说:“妈妈,今天是姐姐的生日。”

  她这话一出口,满屋子热闹的人都停了下来,看着陶醉。陶醉一愣,说:“好像是,我都忘了。”其实昨天她都还记着呢,结果今天一起来就开始忙,又是买菜又是洗菜的,忙了一整天,把自己生日给忘了。

  刘巧凤说:“是啊,今天是元月16号,你看我这记性,我都给忘了。不过大家都在,正好一起陪你过生日了。醉醉你自己夹个鸡腿吃。”

  王瀚说:“鸡腿刚刚被我们吃了。”

  “那还有一个鸡翅根的。”郑文华说。

  常醒看着自己碗里吃了一口的鸡翅根,说:“最后一个鸡翅根被我吃了。今天你生日啊?怎么没告诉我。祝你生日快乐!”他拿起橙汁给陶醉倒了一杯。

  陶醉笑得有点憨:“我自己也忘了,没关系,你吃吧。”

  夏春生说:“来来来,大家举杯庆祝醉醉生日快乐,祝醉醉来年学习进步!”

  碰完杯,夏正轩遗憾地说:“醉醉姐应该早点说的,好让我爸爸去买生日蛋糕。红枫路新开了一家蛋糕店,里面的蛋糕可香了,每次从那儿经过被勾得肚子咕咕叫。”

  “是琪琪西饼屋吗?里面的小蛋糕我吃过了,非常好吃,就是还没尝过那里的生日蛋糕。”王瀚说。

  常醒说:“明天我去买。”

  “别买了,生日都过了,还买什么蛋糕,浪费钱。”陶醉从来没想过自己生日能吃上生日蛋糕,一个要三四十块,那太奢侈了。

  “不浪费,我想吃。”夏正轩笑嘻嘻地说。

  王瀚和陶然都说:“我也想吃。”

  刘巧凤说:“不用买蛋糕了,那东西贵得很,专门骗小孩子的钱,陶醉都这么大了,还吃什么蛋糕。”

  “可是我们从来都没买过生日蛋糕。”陶然小声地说。

  夏春生说:“明天我去买。”

  刘巧凤有点下不来台,便说:“不用麻烦了,那明天我给醉醉买一个,正好大家都尝一尝。”

  “我去买就好了,阿姨。”常醒说。

  刘巧凤哪里肯让常醒掏钱:“别,你又不挣钱,别乱花钱。”

  郑文华笑着说:“刘姐,你就让常醒买吧。他能挣得很呢,比我们都能挣。”

  刘巧凤惊讶地看了常醒一眼:“你不是还在上学吗?”

  “哦,就是我妈以前跟人开公司,公司还有股份,一年能分些红。”常醒轻描淡写,事实上,他的收入来源远不止于母亲给他留的遗产,他爸没能接他回去,为了弥补愧疚,给了他不少钱,他都拿去投资了。

  大家吃着火锅聊着天。刘巧凤说起上海的见闻,来年陶长明的工厂要搬到浦东新区去了,听说还要扩大规模,他的工资和奖金令大家生羡。老家这边工厂效益普遍不好,不少工厂都停了工,工人下岗,有很多人买断了工龄,另谋出路去了。仪表厂的效益也不好,虽不至撑不下去,奖金却几乎没有了,所以陶长明这种趁早离开的倒是明智之举。

  刘巧凤说:“等长明回来,看看他们厂要不要招人,要不你们也过去试试呗。”

  她这提议让夏春生和王军浩都很心动,然而也有个很现实的问题,要是去了上海,就要和老婆孩子分开,他们跟陶长明不一样,为生儿子不得已才走的。现在这点工资要是正常发,两口子都有工资,也能维持下去,不过显然是越来越少了,年底这个月本来是该发年终奖金的日子,往年这个月至少能拿个大几百,今年却只拿了三百左右,加班费很少,奖金更是一分都没有,跟陶长明一个月一千多的收入比起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早些年大家都觉得工人是铁饭碗,如今明显可以看出来,这铁饭碗是保不住了。

  常醒一直听他们说这些,没有插话。这几年是下岗潮,仪表厂是省属单位,待遇一直都比其他的小厂好,但在2000年左右,由于设备和技术落后惨遭市场淘汰,舅舅下了岗,跟他开口借了点钱,开了一家家电店,虽说没有赚大钱,小康水准还是能达到的。

  王军浩下岗后跟着陶长明去上海打工,李红在家照顾王瀚,两口子长期分居两地,感情逐渐淡薄,有了第三者插足,在王瀚高三那年闹离婚,没了收入的李红迅速再嫁,王瀚大学都没考上,也没有复读,直接南下进工厂了。据说陶长明也在外头找过一个女的,不过刘巧凤能忍,陶长明在外头浪了几年,最后还是回归了家庭。由此可见,分居对夫妻感情极为不利。

  常醒想着能不能为大家做点什么,一千多人的厂子,说倒闭就倒闭了,那么多人失业,实在是太惨了点。而且这种邻里间的温情在工厂倒闭后荡然无存,感觉太可惜了。不过现在显然还没到那一步。

  吃完饭,郑文华和李红留下来帮忙刷了碗筷,收拾好卫生才离开。陶醉今天忙了一天,只觉得累得慌,赶紧去洗漱了,坐在被窝里看英文版的《傲慢与偏见》。她正在翻常醒借给她的电子词典查单词,突然听见窗户那边有动静,赶紧下床打开窗户一看,果然是常醒在楼下叫她,便压低了声音问:“什么事?”

  常醒用撑衣架顶着一个红色的袋子送了上来,陶醉一愣:“给我的?”

  常醒说:“生日礼物,赶紧拿着,要掉了。”

  “谢谢!”陶醉惊喜地赶紧接过来,精品店的袋子里装着的是一个长方形盒子,掂了掂,盒子有点沉,打开一看,是一支胖胖的黑金色的钢笔,笔头是金色的,看起来非常可爱。陶醉笑起来,她在袋子里找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生日快乐!愿你永远纯真无忧!”

  常醒的字龙飞凤舞,极其漂亮。陶醉用手指轻轻拂过那行字,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她拧开笔,吸上碳素墨水,在纸上写上“常醒”“谢谢”几个字。钢笔的笔触细腻幼滑,非常好用,常醒送的东西果然是最好的。陶醉宝贝地捧着笔回到床上,将它放在了枕头边上,让它伴自己入眠。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