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2 / 2)

  取了题匾纸回去让冯翼家的去做牌匾,贾敏听了冯翼家的回禀也很是满意。

  院里已是打扫得一尘不染,冯翼家的按照嫣玉黛玉的意思重新布置好了屋里的陈设。

  墨以院的堂室置着一条梨花案,铺开嫣玉寻常作画的纸笔墨砚;从扬州搬来的桐木瑶琴摆在窗下琴案上,用柔软的方丝帕轻轻擦拭着瑶琴,还有诸类的匣子瓷罐也按照扬州府上的布置摆在架子阁上。

  屋里浮着一股湿潮气息,嫣玉就让逾白暖上了炉子放在炕上,从香盒里取出一瓣合安片放在炉上慢慢烤热,晕出清淡宜人的清香。

  安置好屋里一应事宜,嫣玉就和逾白出门,绕过花道廊朝黛玉的院里过去。

  这还是她们姊妹初次分开院子住,细想来总觉得有些不适应。

  花道廊种着诸多草木花叶,靠墙的一侧攀上了满墙的陵苕花藤蔓,大片的绿色中探出鲜艳的陵苕花,黄褐色的藤花清新宜人,还沾着晨露摇曳生姿。

  两进院子间有一道木门相隔开,逾白轻轻敲了敲门,唤道:“大姑娘过来了。”

  就有小丫鬟伶俐地开了门,洋溢笑容着:“大姑娘,二姑娘刚说等收拾好了要过来呢!”

  嫣玉听了不由轻笑起:“我与玉儿便是心有灵犀了!”便朝南嘉院那边过去。

  南嘉院的院落格局与墨以院相似,稀稀疏疏的阳光斑驳透过纱窗圆格映落在屋里;黛玉正在书架下整理着从扬州带来的两箱书籍,分着类别摆置上书架里。

  倚烟看见嫣玉唤了一声大姑娘,就卷起绣幄让嫣玉进来。

  “玉儿!”嫣玉见到妹妹,才笑着唤道。

  “姐?”黛玉闻言笑靥如花地回头,放下手中的书向嫣玉过去,“你屋里收拾好了?”

  嫣玉回头望了一眼逾白,逾白会意取出香盒,嫣玉就笑着与黛玉说:“屋里湿潮得很,用这合安香放在炉子上薰一下,能好一些。”

  黛玉便让倚晴接下拿去烤炉子,一边和嫣玉在临窗炕上坐下,说起来:“我这边还没收拾整齐,屋子里都还是乱糟糟的一团。本想着过会就去姐姐院子里看看,没想到你就先过来了。”

  想起刚才那小丫鬟也是这样说的,嫣玉不由轻笑:“我屋里就几幅字画从扬州带过来的,也无需我太费心思。”

  叶子才端着茶水进来;嫣玉轻抿了一小口,感觉入口的清茶并不似从前那般甘甜回唇,不由有些疑惑。

  “想是京城这边的水土与扬州不相似,怕姑娘喝不惯的。”叶子看见嫣玉神情微变,就明白其中缘故了。

  嫣玉心下认同叶子的说法,才放下茶盏与黛玉道:“是不太相似。不过日后许就慢慢习惯了。”

  黛玉向来听从姐姐的话,只是小口小口地喝着茶水,杯盏见了底才放下闷闷说:“我记得去年寒冬还收了两罐雪水埋在院里的桐树下,本想等入夏就取出来煮茶喝,如今却是不成了。”

  听她这般说着,嫣玉打趣着她道:“冬日雪水夏日荷露,水榭中那片荷塘就很好,偏你还惦念着那几罐雪水。”

  黛玉便顺势说:“那姐姐可是答应我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采集荷露回来,我给姐姐煮茶喝。”

  姊妹俩相说好了,看着时候不早,就一同过去正屋拜见母亲。

  贾敏看见她们姊妹欢欢喜喜过来,唤江碧端来刚做好的京城点心给她们吃,含笑问起:“新院子你们可还住得惯?”

  黛玉靠在贾敏身旁撒娇:“我就是想念母亲!”

  贾敏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先前去李四太太的学堂读书,也是离家在外,逢年过节才能回来;如今只是搬到自己院里住下,就这般不舍得了?”

  浑话被拆穿了,黛玉就埋头在贾敏怀里不说话。

  “我们在学堂也是想念着父亲母亲和弟弟。母亲既让我们去学堂跟先生学习,我们便当认真听先生讲学,总得学到几分模样,才不辜负了父亲母亲的期望,也感念先生教诲之恩。”嫣玉眸中染笑望着黛玉,出言说道。

  “那你倒说说,你都跟着李四太太学到了什么?”贾敏搂着倚在她怀里的黛玉,带着几分好笑反问了嫣玉。

  嫣玉委屈地咂咂嘴,才装模作样地掰着手指说:“先生教了我们许多大道理,可让女儿觉得很是受益匪浅呢!”

  黛玉一听也精神了,忙不迭地点头为姐姐附和:“没错,先生教了我们许多大道理!”

  贾敏看着两个女儿,不禁掩唇轻笑起。

  就听见柳嬷嬷在绣帘外禀报:“太太,亲家老太太身边的赖嬷嬷来了。”

  骤然听闻是母亲身边的人,贾敏喜上眉梢,忙唤:“快请赖嬷嬷进来!”她到京几日还忙着府上诸事抽不开身,本想着待事一毕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去拜见母亲,没想到母亲就先派嬷嬷前来了;赖嬷嬷是贾老太太身边的老人了,也是看着贾敏长大的,贾敏待她也是不同于寻常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