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节(2 / 2)


  这一切,自然传到行宫外,流到京城中,人们都说皇后娘娘克己复礼,不愧为天下女子表率,又道太上皇遇刺之事,必是另有隐情,陛下托着病体上朝理政,皇后娘娘忧心太上皇,不仅亲自侍疾,还累得吐血。

  那些传言陛下想弑父的人,必是别有用心,说不定是敌国奸细,想挑拨太上皇与陛下的关系,好趁机得利。

  民众的想像力和传播力,大到超出人的想像,如此一来,前段时间不好的传言被压下去。

  只不过,太上皇并不乐意听到这些,他此次特别的坚持,执意要立小孟太妃为太后,小孟太妃为他挡剑,足以见其为人,此等忠义女子,堪为太后,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以姜首辅为首的大臣们联名上奏,太上皇此举不妥。

  古往今来,册立过无数的皇后,也有无数的太后,由妃子追封为太后的也有,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太妃晋封为太后的,史无前例,闻所未闻。

  太上皇的旨意送到京中,惠南帝压旨不发。

  南珊在行宫中,倒是看出些许端倪,都道太上皇耳根子软,心也软,万没想到软成这样,小孟太妃身世尴尬,此女能当太妃已是富贵顶天,若册为太后,如何对天下万民交待,又如何堵住史官们的利口。

  太上皇感情用事,从登基时封孟氏为护国夫人就可见一斑,到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还是如此,半点长进也没有。

  孟瑾想当太后,此事万万不可。

  整个行宫中,她是一国之后,这里除太上皇,以她身份最为尊贵,小孟太妃和两位太嫔按例都要给她请安。

  小孟太妃手臂有伤,又是替太上皇挡剑才受的伤,太上皇发了话,让她在屋内养伤,免了她的宫礼,只有两位太嫔要给南珊请安,南珊干脆顺水推舟,言道,“小孟太妃有伤在身,就近侍候太上皇的起居一事都落在两位太嫔身上,本宫体谅太嫔们辛苦,宫外不比宫内,有些个礼规就不用太过严格。”

  两位太嫔屈礼谢恩,其中一位年轻貌美的太嫔胆子大些,“皇后娘娘,臣妾等侍候太上皇,不敢谈论辛苦。”

  南珊看着她的模样,猜出她应该就是那位受宠的柳太嫔,柳太嫔年轻,举首投足间颇具风情,与孟瑾恰是两个极端,孟瑾走的是清高知性风,这位柳太嫔则是香酥入骨型。

  太上皇倒是好雅兴,行宫之中一冰一火两位美人相陪,再加上另一个端庄的太嫔,当真艳福不浅,可惜出了这档子事,说不定正是太上皇火气大的原因。

  两位太嫔退下后,南珊起身,扶着杜嬷嬷的手,“小孟太妃此次救太上皇有功,本宫理应前去探望,代太上皇表示恩宠。”

  她妆没化,衣着素净,走出门外,守在外面的小太监机灵地上前,告之小孟太妃不在自己的房中,而是在太上皇的殿中侍疾。

  “小孟太妃真是时刻挂心太上皇,不顾手上有伤,还要随侍在侧,让本宫感动。”

  踏进行宫的正殿,太上皇一身明黄常袍,靠在明黄锦锻绣金龙的大背枕上面,脸色略为苍白,孟瑾侧身坐在塌沿,正一口一口地喂着汤药,两人见到进来的南珊,一个臭着脸,另一个斜一眼。

  南珊道,“小孟太妃心念太上皇,带伤侍疾,儿臣惭愧。”

  说着走上前一步,欲接过孟瑾手中的景泰蓝金漆小碗,孟瑾递给她,她晃了一晃,手上的小碗倒翻,汤水全部洒落,正巧浸湿孟瑾的衣裳,浸湿的部位恰巧是包扎的伤口处。

  孟瑾捂着手臂,做出痛苦状,南珊急切道,“小孟太妃,你没事吧,都怪本宫,最近事多,夜不能寐,精力不济。”又高声唤道,“还不快请太医。”

  “臣妾没事,并未烫到伤处,容臣妾告退去换身衣裳。”

  孟瑾边说边起身,对侍候自己的宫女递个眼色,就要退下去,外面樊太医已经提着医箱走进来。

  “微臣太医院正三品太医樊贯众参见太上皇,皇后娘娘,孟太妃娘娘。”

  南珊开口,“樊太医快快请起,此时不是讲礼时,快帮小孟太妃看下伤口,方才本宫不小心将汤药洒到太妃身上,也不知有没有弄湿伤口。”

  “没有大事的,臣妾觉得除了衣裳湿掉,伤口没有大碍,陛下,臣妾这身仪态有失风范,请恕臣妾失礼,容臣妾下去先换身衣裳,再让方太医帮臣妾看下伤口。”

  方才明明见她抱着手臂做痛苦状,怎么能没有大碍,是不是怕落皇后的面子,所以才生生忍着,太上皇有些不高兴,脸沉沉地看一眼南珊,“太医已经进来,不如爱妃就让太医看一下。”

  南珊早就让开位置,樊太医近身靠前,孟瑾脸色微变,强自镇定,“陛下,臣妾真的没有大碍,这位樊太医是皇后娘娘带来的,臣妾不敢劳烦,还是等会让方太医替臣妾看诊。”

  “小孟太妃如此,本宫哪能心安,是本宫不小心烫伤太妃,太妃不让太医看,必是不想让本宫难堪,可这样一来,本宫更加愧疚。”

  说话间,樊太医已经打开医箱,手上戴上布套,拿着剪刀准备剪开伤处的衣服,孟瑾抱着手臂,迟迟不动。

  太上皇皱起眉,“爱妃,让樊太医看下伤口。”

  孟瑾脸色更白,太上皇起疑,“爱妃…”

  樊太医一脚跨上前,看似一只手轻轻地稳住孟瑾的手臂,另一只手上的剪刀快速地剪开伤处的衣裳,衣裳下面的肌肤,确实已被烫红,可是除了一块细小的黑痂,根本就看不到剑伤。

  孟瑾扑咚跪下,“太上皇,臣妾的伤口已经好得差不多,当日刺客划伤臣妾,流了一点血,看着厉害,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伤,臣妾自小长在侯府,父母娇生惯养,从未受过伤,更别说流血,当时吓得不轻,纵是一点细小的伤,也觉得疼痛难忍,望陛下恕罪。”

  太上皇阴沉着脸,盯着她的发顶。

  南珊低着头,樊太医早就有眼色地躬身退出去。

  屋内气氛凝重,太上皇的脸色惊疑不定,在孟瑾的身上扫视,最终什么也没有说,那道要册太后的旨意也没有再提起,得到行宫传来消息的凌重华,顺手就将那道旨点着,烧成灰烬。

  此一事过后,孟瑾对南珊恨之入骨,碰到在园子里赏花的南珊,眼露怨恨,昂着头极力保持着高贵的模样,可表现得再清高,也遮不住她的心大眼空。

  南珊不欲理会她,想转身就走,身后传来她的声音,带着尖锐,“皇后娘娘见到臣妾,为何急着走,是不是因为心虚。”

  听到这话,南珊停住脚步,转过身,“本宫心虚什么,小孟太妃这话,本宫听不懂,若是指之前戳穿你假装受伤一事,那纯粹是无心之举,本宫又不是神仙,还能算到小孟太妃衣裳下的手臂是不是真的受伤,再说小孟太妃装伤博爱都不觉得心虚,本宫又哪有什么需要心虚的地方。”

  孟瑾走上前,随手摘下一朵开得娇艳的花,往地上一丢,再用脚上的碧色锦纹云头鞋的前端狠狠地将它踩烂,对着南珊露出一个冷艳的笑,“明人面前不说暗话,皇后娘娘处处与臣妾做对,是否由于嫉妒,嫉妒臣妾一直比您出色,以前在侯府时,臣妾名扬帝京,皇后娘娘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庶子之女,长相不显,更别提才情,想来就是因为如此,所以皇后娘娘一朝得势,就想压臣妾一头,昨日之事,皇后娘娘早有准备,要不然樊太医怎么会来得那么快,这敢做不敢当,可不是一国之后该有的风范。”

  “小孟太妃不愧是有名的才女,不仅会作诗,这想当然的一番话,说得让人啼笑皆非,什么嫉妒,本宫嫉妒太妃什么呢,太妃又有什么让本宫嫉妒的?至于一国之后该有什么风范,不用小孟太妃来教本宫,小孟太妃不过是个太妃,既没有当过皇后,也不是太后,又有什么资格来教本宫。”

  此话让孟瑾脸色变了一些,南珊盯着她的眼,一字一句地道,“前些日子,听闻太上皇还欲册小孟太妃为太后,那么,装伤博取恩宠的你,又有什么资格,让太上皇册你为太后。”

  孟瑾心中恨意滔天,因为她代太上皇受过,及时推开他,又带伤不眠不休地侍疾,本来太上皇是要册她为太后的,就是南珊捣的鬼,让此事功亏一篑,化为泡影。

  她眼中闪现恨意,看着月白色衣裙的南珊,虽然一身素色,可是身段婀娜,眉宇间娇憨又有一丝媚气,分明是个妖后的模样,却深得新帝独宠,越想心中就越嫉恨,“就是因为太上皇想要册立臣妾为太后,所以皇后才会想出如此毒计,毁臣妾的名声?臣妾一直以为皇后娘娘就算不再是三妹妹,也还是有一两分姐妹之情,却没有想到这样以为的只有臣妾,皇后娘娘早就忘记以前在侯府的那份亲情。”

  南珊冷笑,孟瑾这样子,可真像一个白莲花, “毒计?本宫担心太妃的伤,好心让太医帮你诊治,在你的眼中,这居然是毒计,果然心中有鬼,见人皆魍。”

  孟瑾走前一步,欺近她的身,声音压低,“皇后娘娘的牙口可真利,与以前判若两人,说到鬼,臣妾倒是想起,在侯府时,三妹妹本是一个木讷不爱说话的憨厚姑娘,说话都不敢高声,哪里像皇后娘娘这样伶牙俐齿,满口狡辩。”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南珊,接着语气拔高,声音幽冷,“你究竟是何方妖孽,占据皇后娘娘的身体?”

  “小孟太妃在说什么,本宫听不明白,什么妖孽,子不语怪力乱神,皇室中尤其忌讳,小孟太妃慎言。”

  “你必是一个孤魂野鬼,就不知陛下知道后,还会不会独宠于你,你还当不当得了这个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