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四章 剑马诗会(2 / 2)

为什么她会背诵毛主席诗词?她这个年纪的小孩很少有会的。因为,老曹喜欢。老曹的桌上总放着一本《毛主席诗词》,他全都会背,有时说话也会引用两句,乔云听得熟了,也翻着看,慢慢地,也背诵下来不少。

这边,李白已经开始开口吟诵了:“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好诗!有气势!再来一首!”众人鼓掌。

“好,再来就再来。”李白不在乎多,他斗酒诗百篇,这酒前,随口作个十几首也是信手拈来。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李白一连作了五六首,就轮到这些人按年龄次序,逐一开始作诗。每人一首,最后轮到乔云了。

她已经想好了,于是,也放开声音背诵起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正是毛主席写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多么有气势啊,百万雄狮的英勇无畏就在诗句中刻画得淋漓尽致。

“太厉害了,乔姑娘!一个小女子,能作出如此气势豪迈的军诗,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众人夸赞着。

当然“难以置信”了,因为这本来就不是我写的。毛主席的伟大,岂是你们这些古人见识过的!乔云心中暗想。

这里面,李白知道不是她写的,因为出主意“作弊”的人就是他。还有,裴旻也猜到了。刚才他提议让乔云作诗,心里也想过,如果她能作,正好展示一番;如果不会,也可以背诵一首后人的。

高适有点儿后悔了。想不到,这女子这么懂军人、理解军人!他今天说不想高攀,只想找个普通的平凡女子,实际上只是借口。但他从昨天的确是对乔云印象不很好,他的确认为她太有心计了。

从发现她头戴那宝剑形状的金钗开始,高适就认为她是“有备而来”的。再到她那么轻易地赢得贺知章、裴旻等有身份、有资历的大人物的青睐,他就更加判断,这女子“手腕”非凡。

昨晚看她和裴旻舞剑,他也想,这么小小的年纪,练成如此地步,一定是靠脑力取胜。这样的女人,精于算计,心里大多只想自己,不顾别人。这种人,可以欣赏,甚至说得难听点儿,可以玩玩,但是绝对不可以娶回家,那样就彻底生活都要以她为中心了,何况她还顶着个公主的封号。

而此刻,高适才觉得,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绝对不是心里只想自己、心胸狭隘、工于心计的“小人”,这必定是出自一位大气度、大气魄、大格局之人的手笔。这样的人,胸中有全局,脑中有丘壑,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更加心胸疏阔,若能娶到这样一位妻子,必定不但助力事业,更会心情舒畅一辈子。

他真后悔了,刚才怎么就那么直接地拒绝了李白呢?哪怕先说慢慢了解一下也好啊。尤其又跟岑参保证过,乔云在,他就不说话,这可如何是好啊?

肉烤好了,大家开始围着烤架,用各自的匕首去割下肉吃。

乔云没有匕首。她想起,当初和邓禹在月潞洲烤羊肉,邓禹就特意给她带了匕首,两个人那么快就吃完了一只全羊。如今,邓禹不在,他的匕首,也没有带来。

乔云又思念起邓禹,回想起过去。洛阳郊外,自己曾经和邓禹来骑过马,邓禹还带着她从这里经过,去基层考察过民情,她还误打误撞地解决了基层的难题,又当上了尚书令的大官。

如今,往昔的一切都不再,她的心情也不再。曾经拒绝邓禹那么好的人,为了曹丕。如今,错过了邓禹,曹丕也没留下。哎!

乔云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大伙都举着匕首,在轮番靠近那烤羊切肉,只有她站在后边,想着心事。

“乔姑娘,来,这块肉烤得很嫩,尝尝。”是高适,用匕首扎着一块烤好的肉,还用手帕接着滴下来的油,走到乔云身边,递给她。

“谢谢你,这肉看上去就鲜美。”乔云礼貌地接过来,“我快点儿吃,你再用匕首去切你的。”

“不用,我这里还有一只匕首,这一把你就用吧。”高适说着,从袖子里果然又掏出一只,走过去切自己的了。

他心想,这姑娘,果然不是只想自己,她会想着别人还要用匕首,自己宁愿匆忙快吃。这样的好姑娘,我怎么可以错过呢?我之前真是太自以为是了,她正是我一直苦心寻找的那个人啊!

“哎,达夫,不是都说了嘛,她在你就不说话,不靠前。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岑参凑过来,小声问他。

“我,我后悔了!”高适匆忙说了一句,就走开了。他怕被更多的人发现,尤其是李白,他该多尴尬、多理亏。真是人家主动送上门来你不要,现在却后悔再去追。

李白其实也看到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