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81)(2 / 2)

  居默诧异地抬头看着他:跟阿岩一样?

  萧彧点头:差不多,或者去白沙村上学也行。问一问寨中有没有想送孩子出来读书的,大家集中到一处,租个房子,再安排一两个大人,过来照顾孩子们的衣食起居。

  居默这几年跟萧彧和外界接触得多了,知道只有向外面看齐,才能真正改善族人的生活。

  否则世代都打猎为生,只会越来越穷,毕竟随着族人的增多,猎物会越来越少,到最后恐怕连饭都吃不上了。

  居默说:我回去同寨子的人商量一下,若是有愿意送孩子上学的,便一起结伴搬过来。

  萧彧微笑着点头:当是这样,只有走出来,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就好比我想赚更多的钱,就会想到开船去海外。总而言之,不能固守在一处,否则就永远不会改变和进步。

  陛下说得有道理。居默颔首。

  萧彧说:以后等居岩大点了,你可以带他来广州看一看,番禺城要比崖州城更为繁华。

  居默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出岛,嘴上答应:若是有机会,一定会去的。

  萧彧又说:崖州赛人众多,像你们这样的寨子也很多,我希望他们也能像你们一样,愿意接纳外面的世界。若是有机会,居寨主愿意帮助一下你们的赛人同胞吗?

  居默微愣:陛下的意思是?

  萧彧说:我的意思是,要是条件许可,希望其他寨子的赛人也能种茶制茶。种好的茶叶可以卖给我们。

  居默说:可以,回头我去别的寨子问一问有没有愿意种茶叶的。

  萧彧笑起来:那就太感谢居寨主了。居默去做这事要比官府去做这事更容易。

  自古至今,民族问题都是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

  赛人是崖州稳定的一大隐患,要解决赛人的问题,首先得解决物质方面的,只有改善了赛人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感受了真切的变化,他们才会认可自己这个政权的统治。

  居默的寨子就是典型的例子,从未认可过官府的居默,居然同意让自己的族人来参军,并且来参加自己的登基典礼,称自己为陛下。这说明他已经接受了这任官府。

  龙虎山铁矿矿脉远比萧彧期待的还要大,而且含铁量高,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地处深山,铁器运载出来太不便利了。

  萧彧想过要修路,但没有火药爆破,光靠人力去挖,这将会是一个浩大艰巨的工程。

  目前只能将原来的山道拓宽一点,能够行马。用骡马将铁矿、铁器驮出山来,否则光靠人力背驮出来,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

  萧繇见到这么大的铁矿,激动得手舞足蹈:哈哈,皇兄,你藏得可真深哪!居然还留了这么一手,半点口风都没透露。哈哈,太好了!太好了!好你个萧祎,等着瞧吧,你的死期不远了!

  打仗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需要大量的兵器。而兵器,历来都是战斗力的关键,所以不管是哪个朝代,对铁的管控都极其严格。

  这也是周冠英轻敌的原因,他不认为崖州军的战斗力能有多强,就算是能扩充士卒,也找不到足够的武器。打仗没有武器靠肉搏吗?

  但他没有料到的是,萧彧早就发现了铁矿,并且锻造了足够的兵器,甚至将士们还都装备上了铁铠甲和皮铠甲,装备比交州军还好。

  所以交州军在这次战争中一败涂地,周冠英是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

  萧繇之所以这么高兴,也就是这个原因,有了铁矿,就意味着完全不用担心兵器,每扩充的一个兵力都是实打实的战斗力。

  他们就有了跟萧祎正面作战的资本。

  第93章 番禺

  治平元年十一月初五, 萧彧登上了广州水师的战船,出发去番禺。

  船缓缓驶离海岸, 萧彧立在船头,送行的百姓一声声挽留逐渐远去,他的视线也变得模糊起来,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登上这片热土。

  他热爱这片土地,对这里充满了留恋不舍,但也知道,他身后的那片辽阔土地,才是更需要耕耘的土地。

  这次离开崖州,萧彧带走的人并不多,除了裴凛之、闵翀、赖峰与向阳,还有阿平、吉海兄妹、孟思归与小春,以及青悠霜落姐妹。

  此外还有裴凛之为他精心挑选的一支护卫队, 主要是从白沙村和当初闵翀去北边买回的家仆中选的,他们以后就会是萧彧的护卫。

  余下的人都留在了崖州, 毕竟崖州也需要好好经营。

  萧彧从崖州带走了不少东西,包括从海外带回来的各种作物的种子以及他亲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种子。

  这一季种下去的杂交水稻还没有收割,他已经托付给了可靠的人, 嘱咐待收获之后, 便做好记录,并将一半稻谷送到番禺来。

  以后将会在崖州与广州两地进行杂交水稻试验,等到水稻种子的特性稳定下来,就挑选最佳的稻种在崖州与广州两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一日后,水师船只进入珠江。船逆流而上, 两个多时辰后, 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了番禺城外, 闵翀早就开了最快的楼船先到了广州,安排驻守在城内的将士们出来迎接。

  城内的百姓看着如此浩大的阵仗,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忍不住驻足观望,这是来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萧彧不是没有来过广州,但跟他记忆中那个广州没有一处能够重逢的,就连珠江,都跟他记忆中的不一样,原来珠江竟还有这么清澈的时候。

  番禺城相较于崖州来说,已经是一座大城市了,城内住户已经超过八千户,是整个岭南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不过就算户均人口多,番禺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萧彧从闵翀这里得知番禺人数的时候,也是意外了一把,不过一个番禺城的人口就接近整个崖州的人口,也算是很繁华了。

  慢慢来吧,发展人口才是硬道理。

  萧彧从船上下来,上了闵翀为他准备的六马车,直奔刺史府而去。

  上次过来,就让人将刺史府腾出来了。吉山早已着人打扫干净了,能换的都换了,只等陛下入住。闵翀说。

  吉山上次跟着闵翀过来之后,就没再回去,被留在番禺驻守,所以他没参加过萧彧的登基典礼。

  萧彧问:那原来刺史府的人呢?

  闵翀说:被安置到了别处,着人看着呢,等陛下过来发落他们。

  以前赵仑带来的人全是裴凛之处置的,至于怎么处置,萧彧从没过问。

  赵仑的立场和王启不一样,赵仑是要杀他的仇人,而王启则是不愿意归顺他的前朝官员,处理的方法自然不能一样。

  番禺城规划明显要比崖州城合理多了,屋舍俨然,鳞次栉比,非常繁华,城内的主干道是用碎石铺就的,只是许多地方已经被车马压得坑坑洼洼了,也没人填。

  马车行走其上,根本无法避开这些坑洼,颠簸得实在难受。阿平坐在萧彧怀里,不舒服地扭了扭身体:郎君,想吐。

  这孩子坐了一天多船,刚开始还挺兴奋,后来被海浪颠得晕船了,吐得七荤八素的。还是孟思归给他弄了个简单的方子,让他睡了一路,快上岸时才醒来,没想到刚上岸又被颠得想吐了。

  萧彧连忙对赶马的赖峰说:赖峰,走慢点,车子颠得厉害,阿平要吐了。

  赖峰赶紧一拉马缰绳,放慢了车速。

  一旁骑马随行的裴凛之说:陛下可要骑马?

  萧彧看了一下坑坑洼洼的路面:也好。

  裴凛之让赖峰将车停下来,然后将萧彧直接从马车上拉到自己身前,又将阿平一手抓过来,放在萧彧身前:坐稳了啊,要走了。

  阿平特别爱骑马,一上同样颠簸的马背,他顿时就不吐了,兴奋得小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