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2 / 2)


  采薇道:“你把爸爸车弄成那样子,还不让他老人家教训教训出出气?”

  青竹苦着脸道:“我本来也没打算跑的,哪晓得这老头是真打,两棍子敲在我背上,实在受不了,赶紧跑了。”

  采薇真是哭笑不得,看他这做派,由此可知,素日里江鹤年是怎么宠溺纵容的。

  她都有点替江老爷的威信担忧了。

  正想着,楼下小院传来了江鹤年的咆哮:“你个小兔崽子,我知道你躲在小五房里,赶紧给我下来,看我不抽死你!”

  青竹不怕死地冲外面大声道:“有你这么当爹的吗?不关心儿子有没有伤着,光想着车被撞坏了。”说着又扯着嗓子干嚎,“娘啊!你怎么去得这么早?你在天之灵看看儿子过得是什么苦日子啊?还不如一辆破汽车重要。”

  江鹤年约莫是被气得不轻,吼出来的声音都变了调:“小兔崽子,你给我下来!”

  吼完,重重咳嗽了几声。

  江太太温柔的声音适时响起:“老爷,你这是干什么?汽车坏了能修好就是,修不好再买一辆也不是什么大事情,青竹没伤着就好,您就别生气了。”

  青竹笑呵呵道:“还是妈妈疼我。”

  “小兔崽子,明天开始哪里都不能去,好好在家里跟着先生读书,准备大学入学考试。”江鹤年骂骂咧咧两声,终究还是跟着江太太进了屋子。

  青竹得逞地笑开,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采薇叹了口气:“你以后还是少气爸爸,我看他身体不大好,又爱抽大烟。”

  青竹不以为意道:“都说了让他不要抽,他非得抽,怪得了谁?”说完又郁卒地撇撇嘴,“看来接下来几天是出不了门了。”

  “我看你也该在家里待几天,整天在外面闯祸,迟早闹出事。”

  青竹道:“你就放心吧,我有分寸的。”说完啧啧两声,借着灯光,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我说江小五,你哥我怎么觉得你最近好像变得很不一样了。”

  采薇笑:“哪里不一样了?”

  青竹说:“说不上来,反正有点老气横秋的样子,都快赶上爸爸了。”

  “那说明我长大了。”

  青竹嗤了一声,伸手在她头顶揉了把:“小丫头片子,也敢说自己长大了,你在哥哥眼里,永远都是个小姑娘。”

  采薇也不和他争辩,只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汽车坏了,接下来几日,江先生去商行和工厂就只能坐马车和黄包车,而青竹则被关在寒梅斋跟着家里请得先生读书。

  青竹刚刚读完了中学,成绩只是个稀松二五眼,尤其是英文,一塌糊涂。以江家的财力,沪上的几所大学,无论是震旦圣约翰还是复旦公学,都可以随便上。但江鹤年在这方面很有原则,非得让他自己凭实力考上才行,所以请了老师在家中补习。前段日子,青竹找了各种借口逃脱,江鹤年生意忙,也没太放心思在这事上,这回爱车被撞,他铁了心要把这顽劣的儿子在家中拘几天,才能解气。

  青竹出不去,采薇人生地不熟,也没什么兴致去玩,每天让听差买几份报纸,在家里熟悉当下时局和风土人情。

  这个时代的报纸很有意思,每份报纸背后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军政府保皇派革命派,各自占了一亩三分田。内容也十分丰富,有抨击时政,也有花边新闻,文人墨客畅所欲言。

  这两日报纸上说得最多的就是谢家月中在礼查饭店那场晚宴。谢家入沪是最近上海滩头等大事,大大小小的报纸,几乎就没断过。有些报纸关心的事谢家入沪后的时局走向,有些报纸则把关注点放在谢司令两个风华正茂的儿子身上。这两个儿子,不仅在新军中身居高位,也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一个丧妻,一个未婚,沪上的大家族都盯着,就看能成为谁家的乘龙快婿。江家自然也在小报八卦之列,而因为江家二小姐文茵出走美国的消息已经传开,本来最有希望和谢家联姻的江家,在小报看来,如今是机会渺茫。

  也许江鹤年奉行的是中庸之道,先前还为联姻之事大感遗憾,没过多久就看开,甚至自我安慰与这种军阀之家保持恰当的距离,或者更安全。

  转眼间到了月中,全城瞩目的谢家晚宴终于到来。

  因为是西式晚宴,江太太这样裹小脚的传统妇女不适合出席,江鹤年也不好带姨太太,便只带长子云柏。被关了几日的青竹听说晚宴有专门给少爷小姐们举办的跳舞会,便央求父亲带上自己。江鹤年见他这几日还算听话,便欣然应允,带了青竹,自然是要带采薇,带上了采薇,又不好不带三女儿洵美,于是一行五人浩浩荡荡去了礼查饭店。

  礼查饭店始建于上海开埠第三四年,一开始只是两层小楼,翻修过好几次,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这栋五层高的大楼,是上海滩最大的外资酒店,也是最早使用煤气和水电的建筑。

  每个周末,这里都会举办跳舞会,是沪上的洋人和中国摩登男女们最喜爱的地方。

  谢家的晚宴设在一楼的宴厅,足以容纳上千宾客。

  江家一行人抵达饭店门口时,外面已经停了密密麻麻的汽车和黄包车。拿着邀请函进了酒店后,举目望去,金碧辉煌的宴厅里,一片的锦衣华服,衣香鬓影,除了上海滩有头有脸的豪绅贵胄,还有各国公使富商,难得齐聚一堂。

  几个记者穿梭其间,咔咔兴奋不停地拍着照。

  宾客按身份分了区域,江鹤年这些有头有脸的上宾,坐在前排,各家少爷小姐们被安排在后面的位子,便于各自社交。

  上海开埠这么多年,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大都新派摩登,社交活动颇多。采薇在教会学校念书,自然也参加过不少,席上的年轻人,很多应该都是见过的,可惜她记忆模糊,只能打着哈哈敷衍,好在身旁有个社交高手哥哥,什么都帮她应付着。

  大家寒暄了一会儿,八点的钟声敲响,宴厅的西洋乐手开始奏乐,穿着西装,梳着油头的主持人,在前面大声宣布:“各位来宾,晚上好,下面有请我们今晚的主人谢司令上台为我们讲话。”

  雷鸣般的掌声在席间响起。一个穿着铁灰色戎装胸口挂满勋章的中年男人走上了台,想来就是谢司令了。

  这谢司令跟采薇想象得差不多,身材魁梧,脸上带着笑,却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手臂挽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姨太太,身后则跟着身穿戎装的两个年轻男人。左边那位是采薇认识的谢家三少谢煊。

  灯光下他那张脸,一如既往不苟言笑,看起来颇有几份清俊冷冽。

  而右边……采薇遥遥看向那人,微微一怔,虽然也穿着军装,却仍旧不失斯文儒雅,与谢煊的气质截然不同。

  他正是码头上帮过自己的那位谢先生。

  这人果然是谢家的人,难怪他虎口有一层粗粝的茧,只不过采薇没想到他就是谢司令的二儿子,新上任的上海镇守使谢珺。

  她在报上看到过,谢珺如今是大总统最器重的将才,上海镇守使这个职位是大总统钦点的。在她的概念里,能做到镇守使这个位置的,不应该是谢珺这样的儒雅君子。

  不过不得不承认,谢司令这两个儿子,虽然气质迥异,但绝对都是人中龙凤,万里挑一的人才。

  这兄弟俩往台上一站,顿时就吸引了宴厅里一大片年轻的芳心。

  坐在采薇右手边的洵美小声感叹道:“原来谢三公子这样一表人才,二姐真是可惜了。”

  采薇承认前半句,后半句却不能苟同,一来是感情不是建立在这些表象上,二来是她知道,谢三公子虽然是万里挑一的青年才俊,但他却活不了多长,若是文茵嫁给他,过不了两年就得丧夫守寡,没感情倒也罢了,要有了感情,那可真是悲剧一场。

  她忽然想起那张老照片里,那个面容已经模糊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