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村里有个空间男[重生]第124节(2 / 2)


  如果此刻他们敢学霍承毅让百姓和商人出钱出力,毫不夸张的说,不需要赵国打了,他们国家的人自己就得先起义反抗……

  鲁国无奈,只能咬牙硬头皮消耗国库。

  偏偏哪怕军需跟上了,士气却也没有赵国士兵足,多次交战是节节败退,城池尽失。

  而其余四国看到如此战况,即便有想要捞好处的也不敢乱动了。

  谁也不敢保证赵国还有没有其他底牌,霍承毅号召煽动全国百姓此举,着实让一群没见过现代炒作手段的古代小伙伴全都惊呆了。

  赵鲁之战,赵国气势如虹,优势绝对。

  但事实上朝廷和霍承毅也并不是像表面那么轻松。

  黄七让达官贵族捐款动了贵族的利益,这些人自然不服,阶级利益的冲突导致朝中大换血情势紧张。

  而霍承毅这边,每天算着账本,安排事情也很是忙得晕头转向。

  不敢有半点差池,一旦其中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那引发的就是巨大麻烦,要不是有灵泉水支撑洗去疲劳,他简直都快要被活活累死了。

  并且除了要考虑支援前线的问题,他还要考虑战争结束之后,他霍家的下场。

  尽管黄七有承诺,但鸟尽弓藏的事情自古太多,他不得不把世界想得阴谋论点,多做一手准备。

  俗话说未雨绸缪总是好嘛,万一总是无法预料的。

  为此,霍承毅花费巨资投入,以支持朝廷的名义,在各地开设‘华夏商盟爱国战士抚恤棚’,给参军战士的家属发送关心物资。

  银子、米粮、衣服等等生活用品都有涉及,每次发的不多,但隔三差五的就发一次。

  尽管资金投入消耗是巨大的,但回收的声望却不是银子可以买到的。

  华夏商盟成为百姓心目中真正的良商义商,尤其是在前线边疆打仗的士兵们,每个士兵都感激涕零。

  哪个士兵上战场不担心家里的妻儿父母无人照顾。

  多少士兵战胜归家得到的是父母去世,妻子操劳病弱,儿女见面不识爹娘的噩耗。

  商盟帮忙照顾战士家属此举,比战事后朝廷发多少抚恤金都让士兵们心里舒坦。

  “华夏商盟真的良心,霍家也是大好人,做买卖公道,还仁义……”

  “可不是嘛,听说霍记商行的东家为了给前线士兵送军需,几乎是倾家荡产,这份仁义魄力,谁能比?”

  “就是,幸好有霍记商行的东家在,我们村那刘阿婆才能好好的,阿婆就一个儿子,小子去了战场没人照顾,这会儿在商盟的士兵孤寡收留所里总算不愁了……”

  “是啊,我们村有儿子去参军的都领到了商盟的关怀抚恤,人家还特意翻山越岭走山路给咱们送进来的……”

  “好人呐,霍东家真是好人,商盟那些商人也都是良心的,咱们去庙里给霍东家供奉个长生牌吧……”

  “长生牌咱们早供了,我们村还一起筹钱在村口给霍东家和商盟立了功德碑呢。”

  “啊,你们还立了功德碑啊,那我们村也去弄一个……”

  不知不觉中,得了惠顾的百姓们心里对霍家和商盟的评价和拥护达到了一个无比的热潮。

  第138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霍承毅没想到‘战士家属抚恤棚’带来的效果远比他想象中更好。

  他原本只是想借此让霍家和商盟在百姓中赢得一份口碑, 以便将来万一碰上卸磨杀驴的情况,也有个保障,有个让帝王顾虑的保护。

  但真没想到最后百姓对他们霍家和商盟的推崇简直超出了预料。

  这是好事儿又是坏事。

  百姓维护他们自然是好,可拥护过头了,功高盖主就会令帝王忌惮。

  七王爷之所以能够那么顺利的当上新皇,还不是多年在民间经营声誉的结果。

  为此霍承毅是又高兴又发愁。

  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他只能尽量让下面的人在替商盟争口碑的时候,把朝廷带上宣传, 切不可让皇帝误以为他心怀不轨。

  幸好现在新皇忙着战事和朝中臣子大换血的事情没功夫管他。

  赵鲁之战持续进行。

  有着源源不断的军需后备支持,赵军没有后顾之忧, 士气充足, 势如破竹般将鲁国一座又一座城池攻陷。

  这场仗七王爷明显是准备了多年的, 战线拉长也不见赵军有吃力的感觉。杰米哒

  每攻陷一座城池,朝廷就会立刻派出一名文官跟着过去主持城镇的建设和控制局面,以防止百姓暴乱, 大战后收拾烂摊子。

  鲁国的消息霍承毅都通过无线电报知道得清楚。

  不得不承认,七王爷真是天生的帝王,野心之大,手段更是雷厉风行。

  赵鲁之战整整持续了三年,三年后赵军兵临鲁国京都城下,鲁皇自缢寝宫, 其余鲁国官员投降。

  自此战定, 七国变六国,南鲁成历史。

  “捷报捷报, 咱们赵国大军赢了,南鲁投降了!”

  战事结果公布天下,整个赵国百姓陷入欢腾,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