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3节(2 / 2)


  既然程禹出了手,他们自然没有再等的道理。程禹自己暴露行踪,目的应该不只是想给何婶母女一条生路。

  当年的芝兰玉树的程世子,衍国公府的下一代家主,世人将他比之四方神柱。那样一个男人…

  四方神柱?

  她蓦地坐起来,低喃着:“阿楚,你说通天台下面会不会有地宫?”

  公冶楚闻言睁开眼,“商氏建朝之初为显凌氏威武,遂命人兴修通天台,当时负责监造的正是第一代衍国公。”

  夫妻二人对视着,再无睡意。

  通天台是凌朝的象征,商氏代代帝王都会登高台祭天祭祖。还有五日便是祭天大典,不仅皇帝要去,身为重臣的公冶楚也会去。

  如果那时程禹想做什么,那么……

  裴元惜呼吸紧了几分,因为她知道这个可能或许是真的。

  霸气威严的通天台守卫森严,不仅是祭祀之地,更是商氏宗庙所在。从下往上看,是云梯一般的台阶。台阶之上,是镇守天台的四方神柱。

  神柱驻守在通天台四个方位,分别对应四象星宿。高耸入云的神柱是东都城百姓的骄傲,世人皆道神柱守护的不仅仅是其中的宫殿祭台,而是整个天下的运势。

  既然是皇家祭台,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自行出入的。假设天台之下真有地宫,入口处肯定不会是在天台之上。

  站在高台之下,可以将方圆几十里尽收眼底。

  如果她是程氏先祖,这个秘密除去历代家主口口相传之外,必会派心腹守住地宫入宫。那地宫入口一则是要隐秘无人知,二则还要方便出入。

  她的目光落在离通天台最近的人居之处,“那是哪里?”

  “小长街。”

  东都城最繁华的地方便是长街,长街的烟雨楼阁一直延伸到罗布井。罗布井最有名的便是舶品铺子,前些日子她还在那里选好几个铺子准备等孟槐的船一靠岸就开张。

  除去长街和罗布井,东都城内还有几条小有名气的街市,小长街是其中之人。之所以称为小长街,自然是想沾一沾长街的名气。

  既然是商户云集之处,自来便是鱼龙混杂之地。如此一来居于此地中人行事稍显不同,也不会引来旁人查探。

  “如果入口处真在某一座宅子里,想必那宅子代代相传从不曾易主。”

  公冶楚轻点她的脑门,“这脑子怎么长的。”

  柳卫的速度极快,不仅悄无声息地查到那条街上共有三座从未易主或是租赁的宅子,且在未惊动周围百姓的情况下在最边的那座宅子里找到一处暗道。暗道设在那户人家的书房内,那户人家空无一人,听说一家人前两日已经离开东都城回老家祭祖。

  这户人家大抵是不会回来的。

  正是因为如此,裴元惜心里发沉。

  程禹自断后路,显然是要孤注一掷。

  黑黝黝的入口深不见底,地道内的阴湿之气飘出来。她听到公冶楚吩咐柳则守在外面,又吩咐留下来的人保护好她。

  他点了一半的柳卫,准备入秘道。

  她扯住他的衣袖,“我和你一起去。”

  “你留在外面。”他说。

  她说不上来自己刚才为何心下一阵慌乱,“里面不知道有什么机关设置,我怕我漏了什么没画在图上。”

  他看着她,然后紧紧握住她的手,“好,那我们一起去。”

  第128章 大头

  这一眼如同两世重叠的光阴,他看懂了她眼里的情绪,她亦读懂了他眼中的意思。他开口命柳则留下来的时候,她立马明白他的意思。纵然他没有一句交待,没有对她叮咛一个字,但她知道如果这是离别,那么他的安排便是托付。

  有时候离别是那么的不经意,或是在某条路的转角,或是在某一次互道晚安之后。它来时极其寻常,离开时留下的是无尽悲伤。

  方才那一瞬间她想到了很多,自是设想过最坏的打算。如果这一次真是离别,那么选择和他在一起。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夫妻二人谁也没有再说一句话。

  不知多久的凝望之后,她听到他交待若有万一让柳则带着柳卫保护他们的儿子时,她没有一丝意外。

  死亡和意外并不会因为害怕和忌讳而不来,有些事情有备无患。他们若是出事,最放心不下的便是重儿。

  柳则执意和他们一起下去,被他一句这是命令喝止住。

  “没事的,我和你家大人一定会平平安安。”她回头安慰柳则,“下面的情况我们暂时一无所知,你派个人去通天台那边让所有人先行撤离。”

  柳则知道大人能把他留在外面,自然是觉得保护陛下安危更重要。但他一直都是公冶楚的亲卫,在他心中没有人比大人更重要。

  “大人…你带上属下吧。”他想说他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大人,其它的事都没有大人的安危来得重要。

  “柳则,陛下之于我,宛若亲子。”

  柳则震惊了,父母之爱子,往往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既然视同亲子,那陛下在大人何等重要。

  最开始他以为陛下同大人亲近是虚情假意,而大人纵容陛下亦是如此。后来他慢慢发现大人对陛下的宽容绝不止在表面,都督府有专门给陛下准备的房间。陛下进出大人的书房,甚至都不需要通禀。

  不知从何时起大人和陛下的关系越来越随意,甚至有时候他仿佛觉得陛下对他亦是如同亲人一般。他挺喜欢陛下的性子,心里盼着大人和陛下不会有大动干戈的一天。

  再后来夫人出现了,还被陛下认了干娘。自从大人和夫人成亲后,陛下更是同他们关系关密。他思及陛下同大人夫人之间的亲近,说是一家子骨肉并不为过。

  他有想过大人和夫人都很看重陛下,却未曾想过在大人视陛下为亲子。大人将亲子交托给他,他岂能再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