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皇家娇宠第21节(1 / 2)





  蒋嬷嬷与双碧丫鬟气的紧,可又无可奈何,唐娇这个做主子的软弱,她们又是身无分文,软的硬的皆行不得,只能忍着,从送来的东西里捡些唐娇还能用的勉强用了。

  若说这事儿丽嫔会不知道吗,唐娇便是再天真也不会觉得她会不知晓,只是唐娇那会儿没闹,她便也当做不知道省事儿,左右她收留了这个没人要、没人疼的孩子,给她一个安身之地,便已算仁至义尽。

  唐娇手里拿着筷子,目光落在了太后慈祥看着她的面容上,又看着太后殷切吩咐着陈嬷嬷与她夹菜。

  她面前碗里已经堆满了菜,可太后显然还怕她用得不好,一直没有停下忙和。

  她突然很想问一问太后,为什么前世对她漠不关心,仿佛根本没有她这个人的存在。

  倘若……倘若她能将这一世一半的疼爱分与前世的自己,自己最后也不会落得那般下场。

  可是话到了嘴边,唐娇又如何问得出口。

  前世她会有这样的因果,太后有责任吗?娇无法违心说出肯定的话来,或许她自己才该负最大的责任,她自己软弱可欺,立不起来,便莫怪别人欺辱上头。可在今世,若是太后待她不好也罢了,偏偏太后待她要这般好,这才引起了她心中最大的不甘与不愿。

  庄生晓梦,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一世的自己,是不是只是自己的一个梦,亦或是,上一世的自己,才是她的一个梦。

  可不论是哪一世,感受都是那般真真切切,才让她体会到这种鲜明的差距。

  唐娇紧紧握着筷子,就这么面无表情坐着,始终没有动上一下筷子。

  渐渐的,便是一腔火热的太后也感受到了,她心中不觉忐忑,支使着陈嬷嬷的声音也弱了下来 ,目光担忧的看着唐娇。或许太后活了大半辈子,便是对着先皇之时也未曾这般小心翼翼过,可又能如何,唐娇是她的亲外孙女,是她唯一的女儿留在世间的血脉,便是这孩子再无理取闹,她也得疼着、护着、爱着!

  “娇娇,可是饭食不对胃口,哀家让御厨过来听你吩咐可做你喜欢的可好……”

  太后的话还未说完,唐娇却是突然放下手中的筷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她的举动,让太后的声音仿佛是被掐了一般,戛然而止,太后愣住了,目光呆呆的看着她,便是连一直沉默打量着唐娇的皇帝眼里,也露出了一丝讶异之色。

  而唐娇在做完这番举动后,也感觉到自己冲动。

  她有些狼狈,可她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脑海之中,前世的一幕幕,始终不肯消散而去,而如今的一切,又仿佛是在嘲讽着自己。

  唐娇不知道觉得自己狼狈极了,也觉得自己无理取闹,一点都不讨喜,可她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她怕再待下去,她会露出自己的柔软与弱点,会变得更加害怕。

  她深吸了一口气,只能口不对心,语气娇蛮道:“不要吃了,我要回去睡觉,我困了!”

  她胡乱说着,脚步慌乱下意识便离开了座位。

  太后急慌站了起来,想要出声阻止:“娇娇……”

  可是唐娇却已经匆匆忙忙跑了出去。

  唐娇离开,只徒留下一屋子的尴尬与难堪。

  太后怔怔站着,突然泄气般的坐在了椅子上,轻轻的揉着自己的胸口,她的语气里满是无可奈何,看着皇帝伤心道:“这孩子,小时候进宫的时候不是这样的……虽然性子宠的娇了些,可却是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怎么会变成这般!”

  太后说着,红了眼眶,也许是想起了未央长公主,为自己伤心,也为在九泉之下的女儿而难受。

  皇帝静悄悄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身后何无忌令宫人上前替皇帝净了口,又擦了嘴、洗了手。

  而后,皇帝方才看着太后语气淡淡说了一句:“这孩子只怕对咱们心中还有怨气,母后不必担忧,过些时日便好了。”

  ……怨气。

  太后闻言,愣了一下,目光落在了皇帝那张看似温和,却又显得有些无情冷淡的面上,她心猛地一突,突然意识到了一点,如今的唐娇,身份上显然与以前随着未央长公主进京时候的唐娇不同了。

  她如今父母双亡,而她的父亲,是谋逆被皇帝派去的人杀了的,唐娇或许心中对她们有怨气,可事实上,皇帝心中对唐娇当真一点芥蒂都没有吗?

  太后不觉攥紧了自己的手,眼里再次露出了担忧与紧张,她看着皇帝,语气有几分结巴开口替唐娇解释,想要挽回几句:“皇上,娇娇这孩子,只是被她爹娘宠坏了,如今孤苦伶仃的,难免会这般,你……她还小,还可以好好教。”

  皇帝没有说话,也将太后一颗心高高吊了起来。

  说来这些年来虽然皇帝待她这个嫡母向来敬重,但……太后心里却对于皇帝并没有太多的亲近。

  当年,她生完未央长公主时便伤了身子,一直不曾再有孕,她也不愿抱养她人与先皇所生之子。

  中宫无子,地位本就岌岌可危,可偏偏那会儿她娘家还犯了事情,被先皇捋了爵位,全家人都被发配到乡野之地,再无起复的希望。

  当时,几个育有皇子、出身世家的嫔妃便没将她放在眼里,几乎是爬到了她这个中宫头上作威作福。

  太后意志消沉,也任那起子人在她面前嚣张。

  却是未央长公主直接拿刀冲到了朝堂之上,威胁了先皇发话给了她体面。

  后来也是未央长公主一力要求下,将当时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六皇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记在她的名下。

  皇帝生母只是个小官吏之女,因长得有几分颜色入了先皇眼里留了牌子,奈何一夜宠幸后封了个刘美人便被先皇抛之脑后。

  当时谁都没将这位刘美人放在眼里,而这位刘美人也表现的十分孤僻、与世无争,被冷落后便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直到先皇千秋宴时,这位刘美人护着高高隆起的肚子出现在了宴会上,众人才发现这位刘美人竟然早已怀胎八月,离临盆只差临门一脚了。

  虽然刘美人隐瞒怀孕之事的确不合规矩,但一来确实是太医院的人见刘美人被冷遇便慢怠,久久没有去请过平安脉,二来则是,在当时先皇混乱的后宫中,这位刘美人若是早早爆出怀孕之事,凭她的地位与宠爱,的确留不住这孩子的。

  如今她怀胎八月,彤史上也的确记载了这孩子名正言顺,能多一个皇家子嗣,便是刘美人做了欺瞒之事,先皇也轻轻放过了。

  只是刘美人千算万算,唯一没算准的是自己竟然会难产。

  孩子生了一天一夜,刘美人都没能将孩子生下来,眼瞅着母子皆保不住了,最后刘美人宫中的贤妃下令保下了孩子,皇帝也便成了孤儿长大。

  皇帝一开始时是被养在刘美人宫里的贤妃膝下,可不知因何缘故,这位贤妃一直没将皇帝记在名下,等到皇帝记在太后名下时,也已经是个十三岁少年。

  半大的孩子,莫说太后一开始便只是因为未央长公主的原因应下收了这个养子,便是太后自己甘愿记下,也不可能过多的去亲近。再后来,没几年先皇驾崩,皇帝登位,到如今渐渐坐稳位置。

  曾经入她宫中要依仗着她过日子的少年突然一下子变成了她要依仗的对象,太后心中若说没有别扭,那定然是假的,但亲近仍是亲近不起来,唯有客客气气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