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63|42.0(2 / 2)


小翠望了望窗外,上前推开车门和外面的车夫说了几句什么,仅这一会儿的时间,且车门就只开了一道口子,九娘便能感觉到外面的狂风骤雨有多么猛烈。小翠缩回头来,额前的发被吹得乱七八糟,脸颊也被雨水打湿了。

“车夫说附近没有避雨的地处,且这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还不如一鼓作气赶回宅子里去。”

九娘点点头,不再多言。这车夫载了她这么久,虽日里很少对话,也是看得出对方是个极为谨慎稳重之人,既然能说出这话,自是有把握。

大雨之中,一辆马车踽踽独行。

升平坊的私宅,温暖干燥的书房中,早已明了烛火。

坐于案前的楚王,放下手中的书卷,道:“去看看,到了没有?”

常顺苦着脸,不过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他已经去看过好几次了。

不多时,常顺奔了回来。

“到了到了,刚到门口。”

常顺的声音有点大,楚王乜了他一眼,“到了就到了,这么激动作甚?”

若不是殿下您总是追问,奴婢又何须如此激动!常顺苦逼的想。

……

这处私宅平日里十分清幽,下人并不多,九娘也习以为常,可是今日下人却多得有点诡异。

车门刚一打开,九娘就见车外站了几个身着蓑衣的仆从,手里持着各种雨具静候着。

“娘子,奴婢背你吧。”望着地面上急急流过的雨水,小翠道。

看着小翠比自己高不了多少的身板,九娘摇了摇头,从马车里迈了出来。

头上已经被偌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可是风大雨急,却是起不了什么作用,小翠从一旁下人手里拿过一件披风,便裹在了九娘身上,在一行几个下人护持中往宅内行去。

待到了堂舍前,九娘倒还好,只是衣裙上有几处沾了雨水,裙摆和鞋履湿了,而小翠却是浑身湿了个透顶。

两人迈入室中,顿时觉得一片温暖之意迎面扑来。

九娘站定后,才发现屋中有人,常顺立在屋内,而平日里她惯用的书案却是被一人占了。

这人正是楚王。

小翠一见楚王,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九娘柳眉轻拢,往前走了一步,似是无意挡在小翠身前。

“快去换身衣裳去,护着我倒是让你淋了个湿透。”

小翠没敢动,直到楚王挥了挥手,才急急退了下去。之后楚王将目光投注在九娘身上,放下手中的书卷。

九娘这才笑着道:“表哥,你来了,怎么今日有空来?”

之前楚王所言要为九娘补漏解疑,其实九娘并没有放在心上,楚王有多忙她是知晓的,虽然她不知道他在忙什么,但之前那两次他教导自己功课便显现了出来,每次一个时辰的课时总是刚过半,人便有急事离开了。

所以之后来了位老先生教导自己,九娘并不惊讶。其实楚王能在百忙之余,给自己找来一位先生教授她学业,她已经很感激了。这种事九娘也不是不能自己做,只是她身处萧家,请一位先生来虽不是什么大事,却是要和家中长辈报备,而她恰恰不想在这种时候惹人注目。

楚王没有说话,目光移至九娘脚下的水洼上,这不光是小翠身上的雨水所致,也是九娘的。她的绣鞋和裙摆早已湿透了,此时站在光洁的地板上,自然弄得地上一片水渍。

九娘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向自己的脚下,表情干干的缩了缩裙下的小脚。楚王爱洁,九娘知晓,若不然方才小翠也不会因为弄湿了地面,便吓得跪下。

楚王的眉拧了起来,吩咐常顺道:“命人取个火盆,并煮碗姜汤来,备热水给她沐浴。”

常顺赶忙下去安排了。

不多时,便有两名面孔陌生的婢女进来,一人手中端着一个燃了炭的火盆,还有一个手里则是捧了几块干净的棉帕。

九娘随着婢女去了一旁软榻上坐下,其中一名婢女跪着帮她褪去了鞋袜,并将火盆端了过来。

橘黄色的火光,代表着温暖和舒适,让九娘不禁舒坦的叹了口气。婢女先将九娘沾了雨水的小脚拭干,然后便用手掌托着,用炭火烘烤,一来是给九娘暖脚,二来也是借着温度烘烤她湿透的裙摆。

脚心顿时暖了,虽湿润的裙摆还未烤干,但浑身的冰寒早已褪去。这时候九娘才感觉到窘意,倒不是说她不习惯让人这么服侍,而是这么服侍的时候,一旁还坐了一个大活人。

九娘悄悄的抬眼去瞅楚王,发现他的目光专注于手中的书卷,才放下了心。

腿脚都暖了,人也有些倦了,九娘往后歪了歪,靠在松软的靠枕上,舒服地半眯着眼睛。

小小的莲足只有婢女巴掌那么大,脚型精致,五个小小的脚趾肥嘟嘟、粉嫩嫩的,俏皮的微微翘起,在橘黄色的火光下,衬得格外晶莹剔透。

楚王只是一抬眼,便看到这一幕,莫名有些心痒,在心中比划了下,得出了一个结论。

她果然还小,脚小,人也小。

……

热水很快便备好了,九娘跟着婢女去了一旁房间里沐浴。

舒服的洗了一个热水澡出来,干净的衣裙已经备好,看式样和花色都是少女所穿,九娘也没有疑惑来处,反正在她心目中,楚王殿下是无所不能的。

头发也洗过了,擦干后湿润的披在身后,九娘又回到软榻那处。一面捧着熬得浓浓的姜汤小口啜着,一面让小翠替自己烘干头发。

“这雨看似不会停了,本王已经命人去安国公府传话,说你因为雨势过大便准备呆在国子监宿馆过夜,今日便留在此处歇息,明日会有人送你去上学。”

九娘哦了一声,乖乖地点了点头。

室中恢复了静谧,屋外的瓢泼大雨和室内的静谧似乎完全成了两个世界。

九娘坐了一会儿,见楚王也不说话,不禁问道:“邱先生今日不来了吗?”

邱先生便是平日里教导她功课的那位老先生。

“本王今日有闲,便让人通知他今日不用来了。”

九娘又哦了一声。

楚王抬眼瞥了她一眼,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九娘便披散着头发,趿着软底绣鞋步了过去。

过去之后九娘才发现,那处位置上早已放了一张厚厚的软垫,包括案几上,也摆了两套文房四宝、笔搁、纸镇之物,看来这一切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九娘在楚王对面跪坐下来,小翠取来了她的书囊,九娘将书囊放在腿侧,从里面拿出了一本书摊了开。

“邱先生,教到你哪儿了?”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九娘答。

楚王点点头,开始延着昨日邱先生所讲,继续为九娘讲解下去。

楚王并未像其他先生授课时一般,还需手持书卷讲解,他声音不疾不徐,音调缓沉而有力,似乎所讲内容早已成竹在胸,滚瓜烂熟。

其实若是有所准备,其他人也可如此,但也绝做不到楚王如此从容。世人只知楚王好学,才学是众皇子之首,无人知晓楚王的学识其实不下一些大儒。只是他惯于藏拙,且从不以此为噱头哗众取宠。

九娘方一开始也不知晓,只是上辈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得知,楚王竟然有过目不忘之能。

楚王喜书,且爱书,府上所藏最多的便是各类书卷典籍,再加上有过目不忘之能,九娘简直不敢再往下想下去。

楚王是个妖怪,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九娘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