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75章(1 / 2)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还是太软弱了。

  不仅是袁绍,也包括他们这些谋士。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走了,最后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手边溜走。

  在这一点上,他越想越佩服荀彧、荀攸,能谋善断。

  钟繇反问荀谌,那我们该怎么办?

  荀谌说,我有上下两策,看你选哪个。

  上策是把那些从海外逃回来的人集结起来,送回中山。我们也一起去,自我流放,与袁熙会合。

  有你我相助,袁熙才能走得更远。

  十几年苦是要吃的,但十几年后,我们也有机会在海外建国。海外遥远,除了奉行大汉正朔之外,一切皆可自决,朝廷无力也无意干涉。

  下策是主动配合满宠,然后看看朝廷的反应。

  法不责众,你我又不是主谋,天子想必不会重责,最多是免职而已。

  钟繇想了很久,选择了下策。

  他已经年过半百,未必承受得起海外征战之苦。且袁熙乃是庸主,难成大器。侍奉他,不甘心。自立,未必有这实力。

  与其如此,不如返乡归隐,做个闲人,将心思花在培养子孙上。

  去年,他刚刚生下一个儿子,取名钟毓。老来得子,正是欢喜的时候。

  钟繇对荀谌说,我年纪大了,没什么奢望。你正当壮年,又有文若、公达为应,不要陪张子布折腾了。如果有机会返回朝廷,就好好抓住,去见满宠、韩宣吧,配合他们行事。

  荀谌明白钟繇的意思,应了下来。

  渤海自行施政数年,每一年的上计都是垫底,而且差距越拉越大,除了极少数坚持儒门信仰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已经失去了信心。

  钟繇已经后悔了,只是不肯承认而已。

  当初若不是固执己见,他也不可能由上党太守转为阳信长。

  ——

  荀谌赶到市中,与满宠、韩宣相见。

  他虽是汝颍人,却与韩宣交情不错。加上荀氏在朝的雄厚背景,即使是满宠也不愿意与他发生直接冲突。

  满宠问荀谌,究竟有没有,有多少海外逃归人员在阳信,记录在哪里?

  荀谌坦率的承认了有海外逃归人员在阳信,有汝颍的,也有冀州的,相关记录我带来了。这件事是我经手的,县长钟繇不清楚,有什么事问我就行。

  听荀谌这么说,满宠就明白了。

  和韩宣一样,钟繇这是要撤了,荀谌是来顶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