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25章(1 / 2)





  刘协没这么勤政。

  送走荀彧后,他又处理了几件紧要的公文,便起身去了荀文倩的房间,将与荀彧交谈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

  荀文倩虽然没去前面,却知道荀彧与刘协相谈甚欢的事,自然欢喜不禁。

  “既然谈得投机,为何陛下却有意犹未尽之态?”

  刘协看看荀文倩,哈哈大笑。“的确还有些问题没谈到,不过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来。”他想了想,又道:“我想,令尊应该也是这么想,时机未到,不能仓促。”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水到渠成

  荀彧很快就完成了两篇大作。

  关于选举、定都、开发江南的那一篇提交给了司徒府。杨彪看了之后,表示有新意,却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建议由印坊排版,在邸报上公布,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讨论。

  刘协表示支持,立刻交由印坊排版。

  唐夫人看到荀彧的文章后,拍案叫好,一边安排人尽快排印,一边驱车来到荀彧住的驿所,当面向荀彧表示祝贺。

  她对荀彧说,你的建议是否完善是次要的,你的态度才是最值得赞赏的。

  四十不惑,你现在算是云开日月明了。

  诚如天子所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你突破了自己的眼界,站到了更高的地方,将来的成就不可估量,可喜可贺。

  荀彧被唐夫人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思忖半晌后,又拿出了另一篇大作。

  唐夫人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波澜不惊。

  “虽然迟了点,总比执迷不悟好。”

  荀彧大惑不解。“此言怎讲?”

  “党人的那些事,天子大多都知道。”唐夫人忍着笑。“有些是早就知道,有些是最近才知道。不过你放心,天子没有追究的意思。过去的就过去了,他只想将真相公诸于众,留下一部信史。”

  荀彧释然,却还是叹息道:“这部信史,在某些人眼中,也许就是谤史。”

  “那些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夫,何必理他们。”唐夫人不屑一顾,随即又意味深长地看了荀彧一眼。“正如与我唐氏结亲并不能掩没你的品德一样,党人的偏激也不能掩没他们的慷慨。是宦者还是党人,取决于他们的品行,而不是取决于他们的身份。”

  荀彧沉吟片刻,眉梢一挑。“你这句话,与天子同出一辙。”

  “是……么?”唐夫人有些尴尬,眼中又有一丝得意。

  荀彧倒没有多想。“难怪天子看重你。你虽是女子,不让须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