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16章(1 / 2)





  他们继承了老臣们的遗志,却又不循规蹈矩,受到了天子极大的影响。将来与天子配合必然也会更为默契。

  盛世,将他们在手中变成现实,而且比之前的文景、昭宣更为强盛,甚至有可能实现儒门期待了几百年的王道。

  “陛下深谋远虑,非我等所能及。”赵温幽幽说道:“依我看,士孙君荣或许早就看破了这一点,所以他对太尉之位也没什么执念。”

  “他毕竟年轻些。”杨彪意味深长的笑笑。

  ——

  刘协对张松的工作也很满意。

  他建议司徒府将这次商洽的经过写成文章,发布在邸报上,让更多的人知道原委。

  以理服人的好处不言而喻。张松开了个好头,不仅解决了问题,也让人看到了朝廷的诚意。

  那些一直嘲讽朝廷度田是与民争利的终于可以闭嘴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利,沽榷显然比度田容易实现目标。

  事实胜于雄辩,就算还有人坚持这种论调,能他们影响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除了名,朝廷还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

  豫章船官接到了几条大海船的订单。

  在增加了人手之手,海船研发的进度大大加快,但费用也直线上升。在有真正的产品出现之前,这些都是靠朝廷拨钱支撑,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算在军费中的,要由刘协亲自筹措。

  伏寿、荀文倩等人控制的织坊、印坊赚的钱,除了一小部分留作宫里的日常开支,大部分都投到了豫章船官那个无底洞。

  有了订单,增加了新鲜血液,连刘协都松了一口气。

  刘协爽快地答应了蔡瑁等人的请求,安排豫章船官准备生产。

  新式海船投入使用,不仅可以建立起通往交州、辽东的海上航线,还可以大大缩短与刘备的联系距离,为融合三韩、东倭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为了避免孙策担心,刘协派人给孙策送了一些美酒去,并做了说明。

  先制造商船并不是推迟海外征伐的步伐,相反是为了海外征攻做准备。商船随行,既能为大军提供物资运输服务,还能提供一部分军饷,减轻进行的负担。

  从长远来看,任何远征都离不开商业,亏本的生意是做不久的,能带来利益的征伐才可以持续。

  有了商船随行,你可以走得更远。

  西域都护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没有商路带来的利益,他们根本不可能走得那么远。

  ——

  除了名和利,刘协还有更大的收获。

  七月中,刘先送来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