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77章(1 / 2)





  孔融要去漠北,以花甲之年,冒不测风雪,寻访商朝遗民。

  王朗一直在关中的军营里,教化将士。如今受过他教导的将士不说五万,也有三万。凉州将士能一改野蛮习气,守护一方,王朗是有功劳的。

  那么,南阳郡学又做了哪些事?

  骠骑将军驻南阳数年,你们有几个人到军中任教?

  除了做学问,你们教过几个普通百姓的子弟?太守府每年拨付那么多钱粮,你们又做了哪些回报?

  为之前的太守刻碑?

  虽然杨彪尽可能地控制着语气,但一连串的发问还是让宋忠汗如雨下,脸色红一阵白一阵,连手心都是汗。

  他能感觉得到,杨彪很生气,对南阳郡学很不满意。

  这也说明杨彪到宛城这么久,一直没去几步之遥的南阳郡学绝非偶然,而是刻意。

  他不想和南阳郡学扯上什么关系,也不想看自己的画像。

  这让宋忠很不安。

  天子、皇后毕竟年轻,难免意气用事。杨彪却是老臣,而且是儒学世家的宿儒。他对南阳郡学如此不满,表明南阳郡学的所作所为已经和朝廷背道而驰。

  那么,是朝廷错了,还是南阳郡学错了?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自取其辱

  宋忠很沮丧,很苦恼。

  被杨彪批评还在其次,如何解决画像才是最头疼的事。

  要去除,就不能只去除杨彪一人,只能全部去除。钱白花了还在其交次,关键是丢脸。

  他们费了好大的心思,选出这些人,本来就是想向朝廷彰显德政的价值,声援刘表,结果天子、皇后还没来看一眼,他们又自行拿掉了。

  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宋忠不甘心,但又没有直接拒绝杨彪的勇气。他的学问不错,心性却还没修到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离开了临时的司徒府,宋忠失魂落魄的返回郡学。

  请来了綦毋闿等人商议,众人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杨彪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是天子不喜,似乎也不像。

  一来杨彪身为老臣,秉承家风,不是唯上之人。

  二来天子、皇后虽然没来,却要为他们印行与刘表合著的《五章章句》,作为南阳印坊的第一部作品,不可谓不重视。

  基于这两个原因,说杨彪要求去除画像是因为天子给的压力,实在勉强得很。与其这么说,不如说是杨彪品德高尚,不愿沽名钓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