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61章(1 / 2)





  甄宓眼珠一转,莞尔而笑。“还是陛下高瞻远瞩,倒是臣妾想差了。”她随即又道:“陛下建议荀悦效仿夫子,去登泰山,莫不是希望儒生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再做无谓之争?”

  刘协哈哈大笑,带着说不出的欣慰。

  他建议荀悦去登山,本是随口一说,并无深意。荀悦开始应该也没放在心上,所以他是往睢阳去的,而不是直接向东。

  后来荀悦由睢阳转而东行,和刘表中风可能有点关系,也和他对刘琮那个问题的回答有点关系,纯属巧合。

  正如刘表因此中风一样。

  他从来没想过,那一句无心之言会对刘表有这么大的冲击。

  这大概就是水到渠成吧。

  该有的铺垫做到位了,各种因素就会自发起作用,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也终究会走,不需要那么刻意。

  历史发展自有其规律,勉强不来,刻意的结果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给无数人带来灾难。

  这样的例子,历史书中数不胜数。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思想先行

  刘协和马云禄、甄宓一起吃了晚餐,顺便聊了一会。

  没什么特定的内容,天南海北,文史政治,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除了缓解甄宓的心情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心思。

  马云禄没什么心思,甄宓却是一个想法比较多的人。如果不及时疏导,她迟早会闹出点事来。

  开阔她的眼界,让她知道未来可期,不必搞那些小心眼,对预防内耗有些好处。

  再者,养不教,父之过,但他这个父亲有些特殊,未必有时间对每个孩子都悉心教导。特别是早期,教育的责任更多会落在母亲的身上。对马云禄、甄宓多一些开导,也是对子女教育的一部分。

  有些事,预防比处理更重要。

  他毕竟不是天生的帝王,做不到杀母立子那么冷血,也不愿意轻易对朝夕相处的枕边人痛下杀手。

  如果能教育好,为什么一定要杀人呢?

  “陛下,山顶为什么会比山下冷,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甄宓按捺不住好奇心,终究还是选择了向刘协直接发问。

  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当前的热门话题,邸报上登了几篇文章,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让所有人都信服。

  甄宓闲来无事,经常读书看报当作消遣,对这个问题也比较关心。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问你一件事。最近黄猗在邸报上发了一篇文章,讨论识星辨位的可能性,你读了吗?”

  甄宓点头道:“读了。我还听袁夫人说,这件事,他早在当年随狼骑出征的时候就在考虑了。研究了好几年,现在总算有了结果。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