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17章(1 / 2)





  他意识到孙策并不是敷衍了事,走个形式,他是很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而且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如果教出来的将领反噬怎么办?

  文官弄权,最多做个权臣,能像王莽一样篡位的毕竟是少数。可是武将弄兵就危险了,随时可能颠覆政权。

  他是天子,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就算是拥兵数万的大将想要造反也会面对巨大的政治风险。

  但孙策没有这个优势,他不能不考虑麾下将领拥兵自立的危险。

  尤其是在海外,大将割据一方的可能性极大。

  就像当年赵佗割据南越一样。

  “君侯想得深远,这是好事。”刘协收起了笑容,脸上多了几分严肃。“设若有人,坐镇冀州,想拥兵作乱,你觉得冀州百姓会响应他吗?”

  孙策不假思索的摇头。“不能。”

  “为何?”

  “陛下施仁政,兴王道,节俭而省宫禁,度田而安百姓,谁能过之?纵使有人取陛下而代之,百姓所得也不会比陛下所施更多。既然如此,又何必行大逆不道之举。”

  刘协说道:“你看,这就是上下同欲的意义。”

  孙策恍然,如梦初醒。“原来陛下说的上下同欲不仅在战场,更在朝野。臣明白了,臣明白了。”

  孙策离席,大礼参拜。“谢陛下。”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虽然他不知道孙策究竟领悟到了哪个层次,但他能如此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是一个天赋很高的人。

  他能在三国初期有一席之地,让曹操都感慨“难制”,凭的全是天赋。战场上也好,君臣之间也罢,他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靠的就是与生俱来的悟性和本能。

  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沉下心来思考问题,成就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相比之下,刘备的天赋就远远不够,成功更依赖于谋士。得到诸葛亮之前,他几乎是每战必败,提得上嘴的战绩屈指可数。

  即使是现在,他的成就大概也会止步于三韩,最多是倭国列岛。

  而孙策却能在短短几年间横扫江东。

  刘协对孙策的期望又高了一成。

  “君侯请起。”刘协离席,将孙策扶了起来,拍拍他的手臂。“有一件事,可能有些冒昧,还望君侯三思。”

  “岂敢,请陛下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