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七零女主亲妹妹[穿书]第7节(2 / 2)


  林二婶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要是自家孩子抽不死他们,自己妹妹病那么重、瘦成那样,一个个的都没个反思,没点良心么。看来读那么些年书,连良心都一起读狗肚子里去了。

  第10章 庆生

  太阳西沉,吃罢晚饭,农家门口开始热闹起来,一群孩子在外面追追打打疯闹着。

  “哎” 应付了一天的热心关怀,总算是可以一个人清静会了,今天大堂哥赶着村里牛车,上午刚把林芳给接回林家。

  在医院养了五天,再加上今天回来的这一天,林芳见识到了自打穿越来从未感受的呵护关怀,林父林母,林家爷奶,还有林家一众亲朋好友无时无刻的提醒 “小心点,好好躺着,安心养身子,好不容易退烧了别再折腾病了……”

  只要林芳醒着简直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全是车轱辘话来来回回念叨着,连下个床都不被允许。

  在医院时病的厉害,索性每天都要挂吊水吃药,药里有安眠成分,林芳也就顺势沉沉睡去。不然不说别人,光林小弟眼泪汪汪的瞅着,林芳都感觉承受不住啊。

  回家躺了几天,林芳慢慢起来开始帮忙做些轻省活计了。农家事多,不养闲人,哪能允许人天天躺着。

  没看到这两天伙食已经直线下降,这次林芳生病,林大伯家给拎了一篮鸡蛋,一斤白面,在医院林芳还喝了人家两顿鸡汤。

  林二婶给了半包红糖,第二天又给了十个鸡蛋。出院回家后,左邻右舍亲近的人家或带着几个鸡蛋鸭蛋或一篮子蔬菜瓜果来看过。

  这才吃了几天,从昨开始鸡蛋红糖林芳就再没见过。

  幸好这还在暑假,三个上学的都在家,林慧帮忙做个饭洗个衣服,林小弟打个猪草,不然林芳躺着的这几天就不是只看脸色了,估计骂骂咧咧的吵闹也得受着了。

  林芳想想也能知道林母的想法,前几天遭人白眼议论,确实是心存愧疚,想弥补过错。

  可回头算算林芳接连两次生病,每次都要十天半月,耽误了活计不说,林母估计心疼吃药住院的钱,心底又不痛快了。

  林母忍着没发脾气,也是林父这次发了火,硬着气定了林芳只管好好养着,啥时候养好啥时候起来干活,今年也不用下地,只管好好养身子。

  林芳感觉身体好的差不多了,就自觉起来开始负责煮饭洗碗了。

  “姐,今天娘说吃炒面!还去秀秀家找婶子煮卤鸡蛋给我们三庆生。” 林小弟兴冲冲往厨房跑来。

  林芳低头洗着碗,笑眯眯道 “那你提醒娘留好白面和鸡蛋。”

  林建党、林慧龙凤胎生日在这月月底,林小弟正好是八月一日,中间也就没差几天,每年他们三庆生都放一起,一人必备一个鸡蛋,还可以和林母商量着吃长寿面,或者吃水饺,一年到头难得一次,林慧软声撒娇卖痴,林母都会应他们。

  至于其余人,谁让日子赶的不巧呢,按林母的原话是 “每个人都过生辰,农家哪里浪费的起。再说他们三庆生,饭菜不都是一起吃了。”

  今年估计也不知道谁提的想吃炒面、卤鸡蛋。

  所谓卤鸡蛋,这估计也是赶刘婶子家的巧,隔壁刘婶子前两天给二儿子娶媳妇,大夏天人趴灶台做十几桌菜,担心热的受不了,就学城里国营饭店煮了一锅卤料来卤肉、豆腐、蔬菜之类。

  这吃过后觉得好吃,想着反正刘婶子家卤水还剩着,村里人就陆续有人上门去,让婶子帮忙给家里煮个鸡蛋煮个豆腐青菜之类。

  酱油、大料贵要花钱,这时候找人帮忙煮鸡蛋、豆腐,也不用拿什么钱,带篮子菜园里掐的青菜或瓜果也就抵工钱了,邻里邻间也是日常人情往来。

  这卤水煮鸡蛋也就和茶叶蛋差不多,总不过放些酱油、大料、辣椒这些,毕竟这时候材料有限。

  至于炒面不是平常吃的炒面条,翻翻想想才记起是这边特有的炒面粉。

  “刘婶子在家吗?” 家里收拾好,林芳挎着篮子去隔壁院门口喊道。

  “哟,是芳芳啊。快进来,正好秀秀也在家呢。” 刘婶子乐呵呵的把人引进门。

  “秀秀快出来,隔壁芳芳来了。” 刘婶子边喊边给林芳到了杯红糖水。

  这个时候红糖哪家都稀罕,林芳哪好意思,赶紧推迟道 “ 婶子,不用。我就是来麻烦您帮忙给煮几个卤鸡蛋的。”

  把一篮子刚摘的豆角茄子并鸡蛋递过去,刘婶子顺手接过,也没推脱 “ 咋这么客气,天热正好和秀秀在屋里说说话。”

  刘婶子把糖水往林芳手边推推,拎着篮子去了厨房。不一会儿一股浓浓的的卤汁香气传来。

  “芳芳,你病好了呀。我从姥姥家回来就听说你病了,娘不让过去吵你,现在怎么样了?” 刘秀秀压低嗓子问道。

  “已经好了,现在都啥没事了。” 林芳笑笑,转着话题问道 “你去年刚上初一感觉难么?建军下半年就要去上初一了也不知道跟不跟得上?”

  “难什么啊?还不如咱村小管的严呢。” 刘秀秀撇撇嘴,瘪嘴道 “老师顶天了就上半天课,剩余半天就给学校干农活。”

  “更多的老师又不能管,不然学生直接和老师闹,组织人批,斗,还有人组织红,卫,兵去老师家里搜查抄家呢。” 刘秀秀愤愤不平道。

  “那不要需要考试吗?老师出题怎么办?” 林芳心里大骇,稳了稳神接着道。看来外面这个年代,比想象中还要艰难。

  “就糊弄糊弄人呗,反正现在又不能考大学,能拿毕业证就成。” 刘秀秀一脸无奈 “到时候毕业了,城里那些学生家长,早早就算着时间让孩子顶岗呢。”

  “那你们拿毕业证呢……”

  “……”

  看来,现如今的学习要求并不严,但今年下半年高考风声传来,估计学校就会紧抓教育了。毕竟随着高考,随着很多人的平反,社会地位的转变,老师的地位又会上去,教育的重要性会被越来越关注。

  摇头苦笑,想想自己才14岁,一个四年级都没上完的人,说是1977年1978年高考不分年龄学历,大家都可以去考,林芳就是再天才也不能去参加啊。

  离第二年1978年高考还不到一年半时间,想想这个时候1977年570万人报考,才录取了27万。1978年610万人报考,才录取40.2万。这么低的录取率,也就这动荡十年前的那批上了高中的老三届知青考上的多,这动荡十年间上高中考上的并不多。

  至于林芳为啥记得那么清,还多亏了上辈子四个老人都是这个年代过来的。打小就听每个老人讲过去,听得多了,想记不住都难。

  再说连书里的女主林慧,还有林建党,都是重新复读了一年才考上的。这还多亏了上大学的男主各种寄教材寄资料,各种辅助讲题做助攻的前提。而且也就林慧考上的是大学,林建党考的是大专。这当时都轰动了,十里八乡第一人啊,连报纸都上了。

  直接高考,肯定没戏,就算现在刷努力勤奋会学习的人设,晚上几年再去考。关键过几年,高考有预选制了,会提前先淘汰一大批不合格的考生。而且林母也不一定让等到那个时候。

  难啊难,看来长路漫漫,只能曲线救国啊。

  临近中午,林芳端着8个卤鸡蛋并一碟卤豆角回了林家。

  林小弟帮着烧火,林芳把半斤多白面倒进大铁锅,拿锅铲不停翻炒,灶膛里要用微微小火,锅铲不停翻动、按压,面粉含有水分,要把因热气凝结的小小面粉团子一一碾碎,十几二十分钟,看到面粉微微变色,就可以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