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1 / 2)





  “这就不是奴才能知道的了,只不过将军们众口一词,探查到的虞国将领也是如此。”太监惶恐的跪下。

  “起来吧,没见过真仙人,不怪你,宣丞相进宫。”皇帝安然的坐在软榻上,表情不变。

  “是!”太监答应了,退了出去。

  仙人呀仙人。

  想到仙人皇帝心中就不免多出几分烦躁。

  修仙既有政治目的,也有个人因素,他确实想要成仙,但是真正的仙门难求,来的净是一些江湖把事的骗子。

  政治目的方面,成国的情况比虞国好,但是好的不多。

  同样被世家大族垄断,修道是皇帝从世家大族身上抠钱的办法,修道也是躲避朝堂争端的方式。

  只要他不出现,这些臣子就会不断内斗,只要他出现,这些臣子就会一致对外。

  干脆把权力交给皇后和代表各个势力的后宫,看似是各方势力在缠斗,实际却是自己幕后操作,慢慢拿回权力。

  而丞相就是皇后的父亲,也是他暗地支持的派系。

  “没有仙家指点,靠这帮江湖骗子,修个什么道。”听闻前线出现仙人,他已经加急的派人去请了,只不过最后还是晚了一步,仙人已经御剑而去。

  “为什么没有仙人镇守成国。”皇帝下了床,拿起道经,里面的文字却一个都看不下去。

  他见过仙人,对方没有答应他教授仙道的请求,勉强留下一本道经说是修养身心用。

  他问世间的国师难道都是骗子吗?对方回答虞国的葛国师就是一位得道高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天下的仙人都是高来高去,不问世间事,那他或许遗憾,但是也不会多想什么,毕竟修道的主要目的是平衡朝堂局势,次要目的才是长生。

  可是,虞国那种废物君主都有仙人帮助,自己有着那么强的修道意愿,到底差在哪里了,仙人不愿意帮助自己。

  今天庄询的到来,算是给他回忆又重温了一遍。

  毕竟对比起庄询被仙人大力称赞,皇帝获得仙人的一句话就是:“陛下不适合修仙,还是有些君王的仪态吧。”

  当时愣是没把他弄破防,自己过目不忘,天资聪颖,到底是那里不适合修道了,这都还不能修道,那谁适合。

  哪怕他说他愿意放弃当皇帝,去修道,对方也表示:“没这个缘分,陛下还是做好人君吧。”

  当时他的心态就出了问题,总感觉仙人是有意拒绝他的,之后虽然老实本分的研读仙人给的道经,还是在天下招揽有道行的修士,可惜找到了今天也没找到什么真仙。

  最近的也就是这次,同样一无所获,他心情都有些郁结了。

  压下烦躁,研读道经,把经文朗诵出来,烦躁的心情慢慢变得平静,思索着虞国使节的到来,考虑着剑南河北两道的战略位置,以及对成国的提升,还有幽国的反扑问题。

  时间分分秒秒过去,皇帝像是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唯有偶尔眨眨的眼睑表明皇帝还活着。

  宁静的小院寺庙,再次发出咚咚的响声,他才从思绪中回过神。

  “进来。”拿起道经,盘坐在软榻上,整理一下衣冠,对门口喊道。

  “微臣高郭洲,参见陛下。”丞相是一个五十多岁短须的老人,进来先行叩拜礼。

  “别多礼了,坐,这次让你来是让你接待虞国的使臣!”皇帝和丞相关系亲近,说话也比较随意。

  “微臣明白。”丞相半坐在椅子上,虽然是皇帝的岳丈和当朝丞相,但是他这副谨小慎微对皇帝保持敬意的举动,才是皇帝一直倚重他的原因。

  “这次成虞联军在汐水打败了幽国,幽国精锐尽丧,已经对我国构不成威胁。”皇帝先打开话题。

  “河北道还是剑南道,丞相你看现在我国需要哪一个,虞国也只能接受割让一道。”皇帝修道但是对国家局势洞若观火,不像是外界传言的什么都不管。

  “就要看陛下之后的方针是想先内还是先外了。”丞相已有腹稿,不慌不忙的说。

  “内又如何,外又如何。”皇帝饶有兴趣。

  “虞王命不久矣,虞国的诸位皇子一定会为了王位大打出手,这是一大机会,蚕食虞国。

  幽国此番大败,精锐尽失,幽王本就是杀父弑兄登临君位,此番大败,一定会国内不稳,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尽起国内之兵,至少要把剑南道拿下,这样才能稳定局势,第二就是各地叛乱推翻幽王,这也是一大机会,可以蚕食幽国。”

  丞相分析说,拿剑南和拿河北的事情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

  “剑南道三国交界,四战之地,如果陛下有夺取两国之心,可取剑南道。”

  “对内,如今郦将军汐水大胜,威震天下,幽国为之胆寒,国内声誉日隆,虽是国家之幸却非陛下之幸,此为一患,清河王兵员粮草足备,隐隐不发,伺机而动,此为二患。”讲诉到国内的情况,丞相观察着皇帝的脸色。

  “若是要解决国内的祸患,取河北道,少了之后被虞国幽国两线进攻的压力,隔河相望,以为天堑。”

  说完丞相低下头,等待着皇帝的决定,这也是代表之后,皇帝想要目标的方针。

  是要解决国内的祸患,还是通过对外的战争,平息国内矛盾,就像是这一次,原本蠢蠢欲动的清河王现在安分的不得了,被郦平远吓到了。

  “……”皇帝在思考,在考虑,在权衡,最后蔚然长叹。

  “要河北道吧,蚕食了虞国和幽国又如何,天下稳定都是要吐出来的。”这是这几百年王朝的经验,面对天堑,统治力就会下滑,最后形成固有疆域。

  这就体现了一个连扶都没人扶的皇帝的可悲,别人都知道要争龙,准备统一天下了,他这还在用着老一套的思想想着隔河相望,乱一阵就平息下来,自己掌握不住蚕食的土地。

  “郦将军生病了?”皇帝语气古怪。

  “一回来就说病了,药石难医。”丞相倒是没什么反应,老狐狸了,表情管理很到位。

  “他倒是懂得躲避。”皇帝不置可否。

  “郦将军是多智之人,陛下出城迎接,他就明白了,兵符都交了回来。”丞相没有夸郦平远忠诚,就夸了一句郦平远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