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_66





  总之被林泽喊来品尝试吃过的人都竖大拇指,表情都是非常喜欢!

  “这面包新鲜,味道也不错,比镇上乐仙居糕点铺的不差,爹觉得行,老大,你准备卖多少钱?”

  林三贵年轻时候在酒楼打过杂,有些见识,林泽这面包营生他光尝味道就觉得行了。

  就是成本实在太高了,全是白面、糖、果干,还有做成肉松的肉,现在都是自家产的和山里找的没花钱,但也要按照价格算成本才是。

  所以卖便宜了没得赚,卖贵了又怕人家不买,不好定价。

  这个林泽已经考虑过,跟章珛商定好,

  “一斤面粉做果干核桃的能有13个左右,肉松咸味的15个,果酱夹心20个,成本估计算一斤大概是20文左右,材料都是好东西,还有咱们摊子其他工具的成本也不少……”

  “所以我打算果干核桃和肉松咸味的都卖6文,果酱小餐包3文一个。”

  这样算下来基本每种口味都能在本钱翻3倍,听得林三贵目瞪口呆的咂舌,觉得太贵了。

  “这价钱能卖的出去吗?比肉包子还贵。”

  “没问题,咱们东西可都是用的好材料,面包比包子看着体积大得多,别人肯定觉得划算,糕点本来就贵,村里的人舍不得,镇上的人却是不介意多花几文钱尝鲜,先试试这价钱,不行再改……”

  林泽半点不担心,镇上人跟村里生活水平不同,花钱的方式自然也不同。

  他半点没觉得他这个价格太黑,卖东西算的可不只是材料费,还有人工和技术啊,这面包手艺他现在独家售卖,赚的就是个新鲜独家钱。

  这也是他选择做面包的原因,膨胀食物忽悠人,一块面包虽贵,可看着很大块啊!

  听林泽这么一说,林三贵也觉得是,他儿子这面包贵是贵点,可好吃啊,还蛮大块的,如果真想买的人,咬咬牙肯定还是愿意的。

  章珛早就被说服了,更加没意见。

  所有准备工作做好,房子林三贵帮忙看着,林泽就跟章珛一起去镇上尝试卖面包。

  *******

  因为用竹子专门编织了个摆卖的竹柜子东西多,回来时又还要置办一些家里缺的东西,林泽借了李老福家的牛车。

  古代就是交通这点最不方便,就算有牛车,一路的泥土路也磕得林泽五脏六腑都要抖出来了。

  这再次证明了他有先见之明,如果做个蛋糕啥的,这么个抖法到了镇上全碎了,还卖个毛啊。

  等以后有机会必须得想办法解决一下。

  至于搬去镇上目前不现实,一来银子不够;二来因为做买卖搬到镇上去就算不入商籍,也容易落下商贾的印象,古代士农工商,在科考前他必须得注意。

  像这里商人基本发家之后,都在乡下买了很多田,然后修建祖宅,拥有大量土地之后把商籍转为农籍。

  可即便如此想彻底消除商贾之家的影响,都还得传承好几代才行,在这里户籍分属真的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今天不是赶集日,所以林泽两人到集市的时候虽然时间不早的,但也能找到摊位,交几文钱就能随便摆。

  章珛以前经常到集市卖菜,对市集很熟悉,到地方就拉着林泽去了一处空摊位。

  周围是几个卖菜和绢花络子的,跟他们的买卖不起冲突,路上来往人也多,是个好位置。

  将牛车上的东西搬下来,没着急整理,章珛先从口袋拿了帕子递给林泽擦汗。

  林泽心里美得不行,想抱着媳妇亲下的念头蠢蠢欲动,但到底在外面他还是知道分寸的,只能安奈住心思给章珛倒了杯家里准备好的蜂蜜水。

  章珛微笑接过,笑容甜蜜。

  看得周围几个卖东西的摊主抿嘴笑,估摸肯定是新婚的夫夫,才这般黏腻。

  “诶,这位小哥儿,你跟你家相公这卖的是啥啊?弄这么大个摊子……”

  有性子热情的摊主主动搭讪,是旁边卖菜的大婶儿,见他们还带了竹柜子,好奇。

  有人开头,其他摊主也接上了话,“是啊,这位相公你们卖什么的……”

  不能怪大家这么好奇,实在集市里面摆摊卖东西都是放在箩筐簸箕里,要不就地上摊块布,简单方便,少有像林泽这样带了这么多东西的。

  除非那些卖吃食的,会带锅啊小桌子物件,可这些林泽又没有,看着那分层的竹编高柜子和两个长方形竹筐,很是好奇。

  “我们卖的是吃食,叫面包,是一种点心。第一次卖不知道大家喜欢如何,各位婶子叔要是不介意,就赏脸帮忙我尝尝,我和我夫郎不太会说话,各位叔婶儿要是觉得好,等会儿就帮我们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