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1 / 2)





  第9章 拐带

  陶醉没有接话,转身朝楼道里走去。常醒跟上去,将火柴盒递给她:“给。”陶醉接过,揣进兜里。

  常醒说:“你还没吃饭吧?”

  “上去吃。”

  到了二楼,常醒没有回家,而是跟着陶醉一起上了楼,陶醉惊讶地看他一眼。常醒笑着说:“大过年的,你一个人吃年夜饭,走吧,我陪你过年。”

  陶醉瘪瘪嘴,眨了眨眼,没有说话,打开门,屋子里灯和电视都开着,桌上摆着四个碗,是她给自己做的年夜饭。常醒走到桌边,看着桌上的菜,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一个胡萝卜炒肉、一个土豆片、一个醋溜白菜,都是家常菜,而且几乎全素,没有鸡、鸭、鱼等硬菜,估摸着是没有或者不会做。

  常醒说:“颜色挺丰富。味道不知道怎么样。”

  陶醉问:“你还要吃吗?”

  常醒点头:“当然,总不能看着你吃吧,我陪你吃点。”

  陶醉给他盛了饭,两人在桌边坐了,开始吃饭。她本来以为这顿年夜饭是一个人吃的,没想到还有人陪,所以好像也没那么可怜了。

  常醒夹了一筷子炒鸡蛋放进嘴里:“味道还行,没想到你还会做这么多菜。”

  陶醉没有接话,她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她淘米做饭,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教她做菜,说这些是女孩子必备的技能,将来嫁人了都必须要会做的,如果做不好,就会被丈夫和公婆嫌弃,还会连累他们当父母的挨骂。陶醉不太懂这些,但她被告知,女孩子就应该会做这些。

  常醒见她一直板着脸不说话,便逗她说:“一个人过年看起来挺惨的,其实也没那么可怜,挺自在的,想去哪就去哪,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习惯就好了。我也经常一个人过年。”

  陶醉抬起眼睛看着他:“你妈妈不陪你过年?”

  “她忙啊,吃着年夜饭呢,客户一通电话就把人叫走了。”常醒说的这个确有其事,去年他和母亲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年,那顿年夜饭就没吃完,从此以后,妈妈就再也没陪他过过年,成年后,他独自过年的日子比有人陪着过年的日子还多呢。

  陶醉露出同情的目光:“你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她开了家外贸代理公司,老外不过春节,只过圣诞节。而且跟我们有时差,我们天黑了,他们还是白天,我妈一忙起来根本就不分白天黑夜。”说实话,常醒挺佩服母亲的,一个小城市的高中英语老师,凭着语言天分,短短几个月内就学会了粤语,又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香港人做起了生意,她若是不英年早逝,恐怕也会成为著名的女强人,可惜,天妒英才。

  陶醉不懂什么外贸,只隐约听出来是和外国人做生意了:“你妈妈真厉害!”

  “我妈是我最佩服的女人。”她独立自主,自爱自强,以至于常醒择偶标准一直都比照着母亲。

  陶醉意识到自己好像提妈妈这个话题提得太多了,常醒才刚刚失去妈妈,提多了他会伤感吧。事实上,常醒的怀念远多于伤感,对他来说,母亲已经去世很久很久了。

  “我爸不让我读高中,就算考上了也不给读。”陶醉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苦闷。

  “为什么?”

  陶醉咬着下唇:“他说我读高中也考不上大学,高中毕业也没工作,不如读体校出来就能分配工作。”

  常醒皱眉:“他怎么知道你考不上大学?据我所知,体校也不包分配工作了,这两年国家已经开始取消中专包分配政策了。”

  陶醉睁大眼:“真的?”

  常醒点头:“真的。而且国家正在准备大学扩招,等你参加高考的时候,大学已经扩招了,考大学比现在要容易。”这话并不假,中专是1997年起非师范专业不再分配工作,大学1999年起开始扩招,也就是他高考那年开始扩招的。陶醉读完体校之后就没分配工作,南下打了两年工,婚后和周晖开始创业,事业有小成后才做起了家庭主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那读大学会分配工作吗?”陶醉问。

  常醒摇头:“大学也不包分配了,清华北大都不分配,大家都自己找工作,凭本事吃饭。不过大学生的竞争力远比中专生强,也不怕学历太低被淘汰。”

  陶醉赞同地点头:“你说得对。可我爸不让我读高中,怎么办?”

  常醒挑眉:“你爸不是要去上海吗?他又没办法盯着你做什么,你考上高中他真不给你读了?”

  陶醉惊讶地看着常醒,他这是在教自己阳奉阴违?“这样好吗?”

  “好不好你自己说了算,机会和主动权都掌握在你手里。”常醒吃了一块醋溜白菜,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你放了多少醋?好酸。”话虽如此,他还是将白菜给吃下去了。

  陶醉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然后吐在了桌子上,吐吐舌头说:“不小心倒得多了点。”

  “多了点?你怕是倒了半瓶吧。”常醒赶紧吃了点西红柿鸡蛋压压嘴里的酸味。

  陶醉嘻嘻笑,其实不是一点,而是三分之一瓶:“万一他不给我钱交学费怎么办?”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毕竟掌握经济大权的是父母。

  “真要这样,学费我借你。”常醒轻描淡写地说。

  陶醉张圆了嘴看着他:“学费很多的。”

  “很多吗?我通知书上写的是六百多啊。”常醒说。

  陶醉鼓着腮帮看着他不说话,六百多对她来说就是一笔巨款。其实也不能怪常醒,他从21世纪回来,年收入百万起,几百块钱在他眼里就是一顿饭钱,而且就算是现在,他妈留给他的财产也不用他为钱操心,更何况还给他在深圳留了套房。上辈子他为了周转把深圳的房子卖了,后来房价都翻了好几番,朋友们开他玩笑,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深圳一套房,卖房子办律所,图啥?他也觉得挺好笑,也觉得挺悲哀。这次有了预见,他得好好规划一下人生。

  常醒看她像只气鼓鼓的小青蛙,忍不住哈哈笑:“真的不多。等你长大以后,你会发现这点钱都不值一提。现在觉得的天大困难其实就跟芝麻大小一样,说起来都觉得可笑。”在他眼里,除了生死,真的没什么大事。

  “说得你好像很大似的。”明明也就比自己大一岁而已。

  常醒笑了笑,没接话。他吃了一块胡萝卜,放下了筷子,这几道菜都不是他爱吃的,不爱甜口菜,青菜他爱吃绿色的,偏生唯一的绿叶蔬菜又酸得没法入口,他站起身:“我下去一趟。”

  陶醉看他起身出去了,门敞着,常醒瘦高的身形已经消失了。陶醉吃着土豆片,觉得索然无味,大过年的谁家不是大鱼大肉的,她却在这里当兔子吃草,想想也是够可怜的。

  几分钟后,常醒上来了,他手里提了一个袋子,肩上背了一把吉他,进来后将门给关上了。陶醉睁大眼看着那把吉他,充满了惊奇:“你还会弹吉他?”

  “会一点。”常醒将吉他放在沙发边,然后提着袋子过来了,从里面翻出两盒罐头放在桌上,“大过年的怎么能不吃肉,这是午餐肉。”

  陶醉第一次见到午餐肉,以前只在书中或者电视里看到过。她拿起来看了看:“我们这儿有卖吗?”

  “有吧,但我也不知道去哪儿找,这是我从深圳带回来的,我挺爱吃的,下泡面不错。”常醒将罐子拉开,放到陶醉面前,“没有大鱼大肉,聊胜于无吧,尝尝。”

  陶醉看着一大块肉无从下手:“就这么吃吗?”

  常醒说:“有水果刀给它划几下更好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