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2 / 2)


  近期来,皇后一直在病中,容贵妃势头正盛,加之闻太后驾鹤西去,一切形势对三皇子夺储极其不利。

  “我这不是来找你了么?咱们俩,如今俨然是一对难兄难弟。”见闻致皱眉,李成意笑着接过下人沏好的茶水,岔开话题道,“对了,前几日你及冠了罢?还没问你的字是什么呢。”

  闻致望着窗外的残雪新绿,视线不知定格在何方,沉默许久方道:“予之。”

  “闻予之?”李成意吹了吹茶末,抿上一口,斯斯文文道,“‘将欲夺之,必故予之’,为何取了这样一个字?”

  闻致闭口不谈,道:“无甚用意。”

  这句话自然是假的。

  当初明琬走后,生死不明,闻雅看着日渐瘦削的弟弟,心中悲恸不已,曾一针见血地对他道:“我虽不知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你是我的亲弟弟,我知道你是什么性子。夫妻俩之间的感情并非是靠一纸婚书维系的,而是双方共同的付出与经营,若只有一方付出,感情迟早会耗光,怎会走得长远呢?阿致,你不能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人的好,明白么?”

  闻雅说他很少顾及明琬的感受,说他只会索取不会给予,所以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所以,他给自己取字为‘予之’,若想得到,必先给予。

  “对了,我近来得知一桩有趣的事。你还记得,去年底被贬出宫的那位姜侍医么?”李成意的话打断了闻致的思绪。

  “姜令仪?”闻致也在留意李绪那边的动静,毕竟姜令仪是明琬的手帕交好友,若姜令仪有了下落,或许能从中牵扯出明琬的去向。

  李成意颔首道:“不错,就是她。先前我一直不明白,姜侍医在母后身边侍奉了两年,一向谨慎老实,从未出过任何纰漏,为何会使得母后的惊悸之症越发严重?后来一查才知晓,燕王兄在那段时间与她走得极近。也不知这姑娘是为他所用,还是被他蛊惑了,总之,大概母后的病与你我频繁遭遇刺杀之事,多半与她有那么一点关系,毕竟她常在凤仪殿侍奉,听到什么在燕王面前说漏嘴了也未可知。所以燕王兄才急着找到姜侍医,大概是要灭口吧。”

  闻致只需瞥一眼李成意,便知晓他在思虑些什么,“所以,殿下是想赶在燕王之前找到姜令仪?”

  李成意道:“不错,此女虽非权贵党羽,却能撬动燕王那座大山。”

  闻致对姜令仪无感,却记得明琬当初见到姜令仪时发光的眼神,记得除夕之夜她与姜令仪并肩走在拥挤的人潮中,脸上是从未有过的开怀笑意……

  闻致是个冷情之人,极少能让别人走进他心里,但一旦走进,便至死不渝。当明琬在他心中落地生根,随之而来的占有欲也如藤蔓生长,他不想让明琬接近与李绪有牵扯的姜令仪,不想让明琬对着旁人笑,却忘了明琬只有姜令仪这一个朋友。

  他自己习惯了孤独,便希望明琬也活在孤独中,在他的“保护”下,明琬连向朋友宣泄苦闷的机会都没有。

  闻致对无关旁人的生死并不在乎,也不关心姜令仪落在李绪或是李成意手中,能否还有活路。但今日,他却对李成意道:“若能助殿下找到姜令仪,还请殿下护她性命。”

  李成意有些惊讶的样子,随后笑道:“那是自然。姜侍医若真知道燕王兄的什么秘密,便是重要人证,当然要好生保护着。对了,还有一事,父皇虽打算收回宣平侯的爵位,但念在你是闻家唯一的后人,打算封你个定远将军,虽说是个有名无权的虚衔,但也能够你一生衣食无忧了,你觉着如何?”

  定远将军虽然听起来名声响亮,实则是个虚职。闻致想也不想,抬眸道:“我要实职,哪怕官职再小。”

  李成意露出为难的样子,思忖片刻道:“这恐怕有些难办,如今你这腿未曾痊愈……武将是不可能了,最多只能是个文官。”

  四个月后,长安城中多了则逸闻。

  听闻皇上收了宣平侯府的爵位,而闻家那个残废却是放弃了“五品定远将军”的虚衔,选择做了一名从七品的文华殿舍人。

  定远将军虽说无实权,但好歹有不菲的俸禄了此残生;而文华殿舍人虽有实职,却只是一个从七品的编书小官,终日与文字书籍打交道,极少有出头之日,且俸禄极为微薄……

  长安城的人都笑闻致不仅疯,而且傻,放着闲职不要,要去做个跑腿的编书文官。何况他站都站不起来,遑论跑腿?简直笑掉大牙!

  连文华殿中的学士亦是好整以暇,等着看一个残废如何胜任中书舍人一职。

  上任那日正是初夏时节,清晨露水微潮,内侍推着闻致停在了文华殿阶前。继而,在所有人探究嘲弄的目光中,二十岁的青年一身青色官袍,撑着双拐一步一步稳而缓慢地踏上石阶,迈入殿中。

  阳光一层一层在他身上褪去,明明是清俊无双的面孔,却莫名生出一股疆场豪气。

  他朝着众人颔首一礼,不卑不亢道:“下官闻致,新领文华殿舍人一职,有幸宦海同舟,还请诸位同僚不吝赐教!”

  他眼中沉淀的坚定如瀚海汪洋,深不可测,极具压迫感,与传闻中那个“病修罗”迥然不同。年轻人极少有他这样的气度和眼神,只需一眼,文华殿的老学士们便知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夏日的枝头油绿,在文华殿窗外投下一片斑驳的浓荫。一片叶子飘然坠下,落在闻致未写完的公文上。

  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熟悉轻巧的声音:“闻致,院子里的紫薇花开了,等我们针灸完就去看花,可好?”

  又来了……

  闻致的笔尖一顿,平时拉弓也四平八稳的手,此刻却微微颤抖起来。

  去年此时,明琬也曾邀请他去赏花,但他没有应允。他至今还记得明琬那失望的眼神,令他心中泛起绵密的闷意……不疼,只是闷得慌,喘不过气来。

  他终于彻底醒悟,他失去的是怎样珍贵的东西。

  文臣也好武将也罢,只要是实职,不管官阶多卑微,两年内他都会爬到令自己满意的位置。

  不止是为了李成意,更是为了明琬。

  三年后,徽州。

  “娘亲,何时能到?”简陋的马车内,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女童如粉雕玉琢的白玉团子,眨巴着湿润的大眼睛望向明琬。

  女童大约也就三岁出头,脸肉嘟嘟,小小的嘴唇像是三角形的花瓣。

  “马上了,马上。”明琬敷衍道。正摊开一本发黄的册子,照着新得来的草药叶脉画图,无奈她的画技着实不佳,加之马车摇晃,画了好几次都不满意。

  “娘亲,玉儿饿。”依旧是奶声奶气的声音,戴着银镯子的小手拉了拉明琬的衣袖,瘪着嘴撒娇,教人难以忽视。

  明琬只好长叹一声,苦恼地将药草夹入册子风干,待有时间了再慢慢画。她从包袱里翻出半块没吃完的米糕,喂到女童的嘴边,哄道,“再过两刻钟就能见到姜姨啦,到时候,让姜姨给你买好吃的,可好?”

  “好。”小姑娘乖巧地点头,睫毛长长的,随后一字一顿问道,“那,也能见到爹爹么?”

  “……”

  大概是章似白那混蛋在明含玉面前说了些什么浑话,小含玉最近总是追问“爹爹”的下落,问为何大牛、铁柱、石头他们都有爹爹,而她没有……

  明琬只能编出一套跌宕起伏的折子戏来,哄她道:“爹爹去外地做大官了,过两年就会回来接咱们娘儿俩。”

  于是,小含玉便撑着下巴,眨着黑曜石般漂亮的圆眼睛,开始一脸严肃地期待有从京城来的大官做她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