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节(1 / 2)





  “不是明天。”

  “那是后天?”

  “后天也不回来,要很多天以后。”

  “那好久啊。”

  是啊,要好久呢。裴凛之一离开,萧彧的心就空落落的,还有一种隐隐的不安。

  这跟上次崖州的战争不一样,这场战争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他不希望裴凛之有任何闪失,当然,也希望将士们都能平安归来。

  然而除了等待,也别无他法。

  “郎君,今日姐姐教我背诗了。”阿平说。

  萧彧将阿平抱了起来:“真的啊?是什么诗,阿平会背吗?”

  阿平用力点头:“嗯!《咏史》,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萧彧惊讶地发现,阿平竟然将这首十二句的古诗全都背下来了,这孩子六月才满三周岁呢。

  如今大家都忙,阿平就由鱼儿和小春照顾着。两个小姑娘来番禺后没再上学,平时也没忘记萧彧的嘱咐,坚持自学。

  阿平跟着她们,她们学习的时候,顺便也教阿平读书识字,没想到阿平的接受能力如此之强。

  “阿平你也太棒啦,居然都会背这么长的诗了。”萧彧说着在阿平小脸蛋上亲了一下。

  阿平美坏了,抱着萧彧的脖子:“我还会背,还会背《观沧海》……”

  萧彧听着阿平奶声奶气背着诗,想着是不是该给阿平找个夫子来上课,还是让他这么自由成长,到学龄了再上学?

  鱼儿和小春也还要继续上课才行,还有吉海和思归也该继续上学。

  不过这两个小子都蔫有主意,一个打定主意要当武将,一个打定主意要当名医,觉得读书做学问这种事还是算了,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兵书和医书。

  最后萧彧还是决定过两年再送阿平去学塾,让他在自己身边再过两年快乐无忧的童年吧,免得揠苗助长。

  幸而身边还有阿平这么个无忧无虑的小家伙,萧彧才不会在长夜中孤枕难眠,彻底被恐慌与一种叫思念的情绪支配。

  白日里,萧彧便通过繁忙的事务来压制这些情绪。

  这日上朝,礼部侍郎谢从面露得色,兴奋地说:“陛下,这是臣昨日傍晚收到的,呈给陛下过目。”他说着,将一个小小的托盘呈上来。

  萧彧看着托盘里的东西,非常惊喜:“已经烧出来了?”他将盘子里的几个字模拿出来,放在案几上并排放好,歪过头仔细比对着:“好像有点不太平整。”

  谢从说:“有一些在烧制的时候会变形,不过接下来我们会将每个字批量制作出多个,留下烧得最好的。”

  萧彧赞许地点头:“对,就该这样,每个字至少得做多个,一页上可能也有多个相同的字。”他拿着字模往砚台里沾了点墨汁,拿过一张纸,往上一按,然后满意地笑了。

  殿上站着的官员们都好奇地看着他俩一唱一和地说话,都有点不太明白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萧繇最先忍不住:“皇兄,你们在说什么呢?”

  萧彧摆了一下手:“谢大人,拿去给大家伙都传阅一下。能认出来这是什么吗?”

  谢从得意洋洋地托着那几个陶土烧制成的活字,送到殿上的几位官员手里:“这是陛下发明的创举,有了它,整个天下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萧繇拿了一个字模在手,仔细辨认了一下:“这是印章吧。”

  萧彧笑着说:“不是印章,这是字模,将它们按照文章的内容整齐排列,然后刷上墨,就能印刷书册了,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想印什么就印什么。这叫活字印刷。”

  萧繇眨巴一下眼睛:“不是吧!皇兄,你这操作是要逆天啊!”

  殿上的官员听到这里,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所读之书,无一是手抄本,所以读书是一件极其奢侈昂贵的事,因为书太贵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读书一直都是一件极为高贵的事,跟普通百姓是没有瓜葛的。

  现在他们的皇帝居然发明了活字印刷,这就意味着大大降低了获得书本的难度,以后普通平民想要读书,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了。

  这一举措,对天下读书人来说,将会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创举。但对世家大族来说,并非是什么好事。

  之前萧彧推出选拔考试一事,他们尚且不觉得有什么,无非就是九品中正制换了个形式,家世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要跟寒门庶族竞争机会。

  但他们也不怕,跟寒门庶族比起来,士族子弟明显更具优势,毕竟他们的学习资源是许多寒门庶族无法企及的。

  可现在,萧彧不仅要弄活字印刷,还要全面推行免费学塾,让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学,这就意味着,士族要跟那些贩夫走卒一起去竞争,参加选拔考试,未免也太折损士族的颜面。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闵翀拿着一个字模反复看了看:“这个是烧出来的?这能用很长时间吧,比之前那个雕版更要方便得多。恭喜陛下,此乃生财的法宝啊。”

  萧彧听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闵翀什么时候都不忘赚钱,真是个钱篓子:“爱卿不妨说说如何生财。”

  闵翀说:“陛下当颁布一道圣旨:这活字印刷乃陛下独创,他人不可盗用。陛下用这个法子印了书,便卖给那些天下的读书人,想必读书人会趋之若鹜。甚至只要出得起价钱的,我们还能开办承印业务。以后陛下何愁无钱平定天下?”

  殿上那几个官员都面面相觑,闵翀所说卖书印书一事,绝对会在士族子弟中成为风靡一时的事。

  萧彧说:“我倒是没想过将此法垄断。不过爱卿倒是提醒了我,民间不能私自印书,如若需要印书,必定要向官府报备申请,获得批准方能印书。”思想引导这个时候就该抓起来了,不要让毒瘤贻害世人。

  有了活字印刷,以后还能出报纸,宣扬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就方便多了。

  今日活字印刷术震撼了朝堂上的一众官员,他们终于见识到萧彧的本领。

  有些目光长远之人也意识到一件事:萧彧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萧彧的本事这才哪到哪啊。前段时间崖州送来了今年春天收获的杂交水稻种子,占城稻与天竺稻混合杂交的水稻产量又创了新高,接近四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