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2 / 2)


  他们一路绕行迂回雨夜来到这边,知道已经到了淮南境内北部,还没细辩具体所在城池。

  本也不需要知道,如果不是下雨,他们已经穿过这个山村离开这边。

  问清城池也就能知道是谁的辖属,小姐对淮南道大小的官员也都认识吗?方二猜测。

  一个官兵犹豫一下,这个问题无关紧要。

  他道:“窦县。”

  李明楼看着这官兵,哦了声坐回山石上。

  金桔忙重新撑好伞,妇人也乖巧的坐在她身边,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官兵也松口气,只是,他又看了眼李明楼,李明楼也还在看着他。

  奇怪,这个女子连面容都看不到,却莫名的觉得她的眼神令人发毛,或许是因为她不人不鬼的打扮,官兵移开了视线。

  李明楼看着这官兵就像在看一个死人,不,一群死人,她的视线扫过眼前,这些县城的驻兵,不止驻兵,她的视线看向更远处,整个窦县都是死人。

  窦县是个历朝历代都不起眼的小城,在那一世因为一件惨事天下皆知。

  在兵乱不久之后,窦县被人破城,全县官兵民几乎死光。

  一开始都认为是宣武道乱兵所为,抓了一批拷问没有问出结果,崔征和太监全海斗的厉害,安德忠也悄无声息的侵占了淮南道,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待到叛乱混战期间,武鸦儿声名大振后,有窦县的幸存者举告当年的攻城的人是武鸦儿和他的鸦军。

  朝廷为了稳定民心要把此事推到安氏父子身上,窦县的幸存者也是硬气,举着藏匿的武鸦儿振武军腰牌证据,在武鸦儿军前自尽。

  武鸦儿从围观中走来。

  尚余一口气的幸存者问武鸦儿朗朗乾坤青天白日之下可敢说真相。

  武鸦儿淡然承认是他做的。

  天下哗然。

  事后朝廷收拾残局,说是安康山父子构陷,说是乱军栽赃等等,武鸦儿也没有再提及此事,最终还是官方认定叛军作乱。

  安康山的叛军嗜好屠城,凡是抵抗的城池,被攻下都被凶残的屠杀。

  不过,朝廷安抚的是民心,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明白这件事的确是武鸦儿干的。

  “怪不得那时候全海挟持皇帝召振武军护驾,才发出消息没多久,武鸦儿就神兵天降出现在京城,原来那时候已经在淮南了。”姜亮解开了许久的迷惑,又冷笑,“此人行径与安康山父子又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打着拥护陛下的名义而已。”

  这便是武鸦儿被认为不堪的主因,封侯时遭到百官反对。

  从叛乱中登基的皇帝多疑,明知武鸦儿是把恶刀也要握住,百官越反对就越倚重武鸦儿。

  武鸦儿封侯不久便旧伤复发亡故,皇帝和朝廷都松口气,然后项云这样出身名门儒将正军突起,皇帝和朝臣们都极其满意,天下终于太平。

  武鸦儿是振武军,在漠北之远,为什么会跑到淮南一个小城做出这种凶残事,无人能解释,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如同安康山一样早就狼子野心意图不轨,投机成了皇帝的功臣,否则也必然是个乱臣贼子。

  李明楼转头,看到坐在身旁的眼盲疯傻妇人。

  妇人察觉到对着李明楼温婉一笑。

  如果她真是武鸦儿的母亲,那一世此时此刻或者死了或者等待死去。

  而窦县的官和兵与山贼勾结蛇鼠一窝一手遮住了这里的天冷眼旁观。

  所以,武鸦儿是为了这个妇人一怒冲冠攻打屠了这个城?

  李明楼抬起手抚上妇人的脸,轻轻的摩挲,柔软的,鲜活的。

  第六十九章 请去县衙

  杂乱的脚步从山上下来,打破了这边看似轻松又紧张的场面。

  有一部分山贼的尸首抬下来。

  元吉等人是主力,官兵与其说帮忙不如说是监工。

  大概是因为一起搜抬了山贼尸首,下山来的将官态度变得很客气:“这里距离县城远,山贼藏的深,县里不知道他们在此作恶,惊扰了武少夫人。”

  张小千在一旁为自己家乡作证:“是的,这些山贼是突然来的,原先我们这里并没有。”

  那将官看了张小千一眼,张小千此时大仇得报又救出了妻子,精神亢奋激动并没有察觉异样,李明楼却看得出那将官眼里得杀意。

  强调这些山贼突然来得,很让将官做贼心虚啊。

  “事发突然,我们救人心切,没有通知你们还请见谅。”李明楼礼尚往来也很客气。

  将官的视线看向妇人:“武夫人。”

  妇人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李明楼道:“她身子不好,又受了惊吓。”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