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章(1 / 2)





  在一旁一直没做声的赵顺生说:“三年就可以了。”

  赵明月问父亲:“爹,咱们这儿哪些山还能种茶?”

  “多了,南头岭、松子凹,那些地方都可以种茶。”赵顺生是个种茶的老把式,对于这些情况了如指掌。

  赵明月说:“那既然这样,就承包荒山吧,现在是年底,正好可以去跟村里去承包了,开春后就马上开山种树,以后就全都是摇钱树啊,大哥,二哥。”

  赵明亮笑眯眯的:“还是你们有办法,你们一回来,就将我们的问题全都解决了。”

  赵明月说:“还是那句话,厂子买机器的钱以及承包荒山的头三年费用,还有买茶苗的钱,都由我出,钱就不用还我了。”

  两个哥哥都喜出望外地看着她。赵明月说:“不过大哥二哥,我有个要求。”

  赵明亮说:“你说。”

  赵明月想了想,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两个哥哥,又把两个正在仓库收拣东西的嫂子叫了过来,把前情和两个嫂子也都说了一遍,然后才说:“这个事情呢,我想过很多次了,觉得这样处理,看哥嫂们有什么意见没有。厂子的基本建设和头三年承包荒山、买茶树的钱,都归我出了,不用你们还,但是我需要茶厂百分之十的股份,就是说每年你们赚的钱分出来百分之十给我,你们同意吗?”

  大哥和二哥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赵明月打的什么主意。赵明月说:“厂里的事情我都不会插手管,但是你们要是有什么重大的决策拿不定主意的事,可以跟我说,我会尽量帮忙出主意。”

  一时间大家都不做声,各自在盘算。赵明月的要求其实不过分,工厂的茶叶销售路子是她跑下来的,开茶厂也是她的主意,现在重建茶厂,也是她的钱,她要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也都不过分。

  赵明亮点点头:“可以,我同意,这个厂子,没有你,也建不起来。”

  大哥同意了,二哥自然也会同意,本来这个厂子做主的就是大哥。

  赵明月看了一眼大嫂和二嫂,知道她们心里恐怕会有一点想法,自己那么有钱,还要来分他们这么点钱做什么。

  赵明月笑着说:“我也明说了吧,我要这百分之十的股份,其实不是给我自己的,我是准备给三哥的。大哥、二哥、三哥都是我的亲哥,我希望大家都过得好,所以我才愿意投资这个茶厂。如果三哥也来管理工厂,那自然是三个人均分的,但是三哥他有自己的事业,肯定没有时间来打理厂子,所以我只为他争取百分之十的股份,希望能够改善他的生活。也希望大嫂二嫂能够理解。将来父母的赡养,就由我来负责好了,不用哥哥嫂子们操心。”

  赵顺生看着女儿,嘴巴动了动,没有做声。

  赵明月明亮的眼睛又扫视了一圈兄嫂:“哥哥嫂子们对我这个决定有什么反对意见吗?如果有,不妨早点说出来,我觉得这件事还是你情我愿比较好,免得以后生矛盾,影响感情,如果你们不愿意出让这个股份。那我就要调整一下方案。”

  大嫂拉了一下赵明朗的胳膊,二嫂想了想说:“这个我们再商量一下可以吗?”

  赵明月点头:“可以。”

  赵明月早就知道自己娘家这边的事比较难办,要是那笔股份自己拿了,嫂子们估计心里再怎么不满,也不好意思反对,要是给了三哥,她们恐怕会觉得肉疼,认为那是自己的钱白给了赵明朗。毕竟赵明朗一分钱一份力都不出,白拿钱,这事儿未免太好了。

  赵明月其实可以不跟他们说这些股份的用途,私下里给三哥,但她就是想看看嫂子的态度和底限,早点把话说开来,不藏着掖着,以后也就不用扯皮。现在侄儿侄女们都大了,有那么多个呢,他们要是不愿意在家办茶厂,向往外面的世界,哥嫂还想把他们塞到自己的厂里来怎么办,那岂不是又重蹈了上辈子的覆辙。

  作者有话要说:言情新文开放文案预览,都市言情,改了一下文案,比较直观一点,可以看看喜不喜欢,喜欢的话收藏一个吧普通的都市言情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先收藏一个,《茧爱》,链接如下:

  第一百零四章 解决

  两口子私下相处的时候,沈旭跃问赵明月:“不是说给三个哥哥百分之二的红利么?”

  赵明月说:“我也想过,但是给钱不如帮他们弄一个赚钱的门路,他们都年纪轻轻,会想能干,我平白给了他们钱,未必是件好事。”万一兄长们以为有了自己这棵好乘凉的大树,都好逸恶劳,不务正业了,这不是害了他们吗。有钱就变坏的例子举不胜举,尤其是来得太容易的钱,那些买彩票中大奖的人,因为来得太容易,抛妻弃子,大肆挥霍,不几年就变成穷光蛋。所以钱还是自己挣的比较懂得珍惜。

  沈旭跃点点头:“也是这个道理。你说这百分之十的股份给三哥,我估计两个嫂子会不大乐意。”

  “应该会有想法,毕竟三哥没有参与到其中去。如果他们不同意,我就让他们到时候还我一部分钱,我拿去给三哥开个诊所或者药店也好。”赵明月打算好了,要不就支持三个哥哥都创业,三哥是个中医,开个中医诊所还是很不错的,只要有本事,哪愁没病人。

  沈旭跃赞许地伸出大拇指:“不错,这个想法很好,我支持。”

  赵明月说:“我就担心有一点比较难办,到时候我不让侄子侄女进我的工厂,家里会不会多想?这跟你们家那情况不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而且大家都在一起,不必担心感情疏远了。我要是跟哥嫂说,将来不想让他们子女去我的厂里,他们会不会觉得我看不起他们,不让他们去北京,故意要疏远老家的亲戚?”

  沈旭跃皱着眉头想:“说清楚的话,应该还好吧。最好是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赵明月说:“弄个创业基金或者上学基金怎么样?到时候孩子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或者自己创业,都可以从这里领到一笔钱,当然,创业基金的话只给一笔,不能再多,让他们自己去外头闯去。你家的和我家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应该就不会觉得我是在疏远他们了吧。”

  沈旭跃想了想:“这个主意似乎不错。不过恐怕也会有人觉得不公平,毕竟他们家的孩子数量又不一样,二哥家还有四个孩子呢。”

  “这我还能有什么办法?他们要是想不通,就自己再去生去,我不介意多出一笔钱。他们那情况难道不是一样的么,他们自家里的家产,两个孩子分和四个孩子分,难道会是均等的?”赵明月说,说到这里突然又笑了起来,“我怎么觉得我就是块大肥肉啊,给他们这个割一点,那个割一点。我有那么大本事养着这么一大帮子人吗?”

  沈旭跃伸手摸摸媳妇的脑袋:“辛苦你了,累死累活不算,还要维持这么大一家子的关系。没钱还好说,有钱就容易生分,可见钱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可不是嘛,就怕我这么辛苦,到时候也没人领情,这才是最寒心的。”赵明月叹了口气。

  沈旭跃说:“怎么会?你放心,无论如何,我都是站在你这边的。”

  两口子在屋子里商量这事,胡年春和赵顺生敲了敲虚掩的门:“明月。”

  赵明月说:“妈,我在呢,你进来吧。”

  赵顺生和胡年春推开门,走了进来,赵明月问:“爹也来了。亮亮呢?”

  “在外面和哥哥姐姐一起玩呢。”胡年春说着,在赵明月身边坐了下来,赵顺生在凳子上坐了下来:“要烤火吗?”

  “不用,还不算太冷。”赵明月说。

  胡年春开始说正事:“我听你爹说你要出钱给你两个哥哥包山种茶?”

  赵明月点点头:“是这么打算的。”

  “白给,不是借的?”胡年春诧异地说。

  赵明月说:“算是吧。”

  “怎么能白给呢,你的哪一分钱是捡来的啊,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给你哥哥。有钱借就不错了,哪有白给的,亲兄弟明算账,这样才能维持得下去。你要是给成习惯了,他们都以为你是块大肥肉,天天都想着法子去你那抠钱。”胡年春对女儿这种做法非常不赞同,几个儿子都已经算非常好了啊,老大老二开厂,老三自己当医生,全都赚得比别人多,两个大儿子还是万元户了,日子过得比村里人都好,完全没有必要接济。

  赵顺生也吧嗒了一下旱烟,然后说:“小沈啊,明月,你们俩赚钱也不容易,你哥哥们生活条件都不差,不用你给钱。让他们自己挣去。”

  胡年春接着说:“你给了,他们未必记得你的好,还想着给得不够多呢。你今天说要那个什么股,你两个嫂子就不愿意了吧,钱都是你出的,你想要多少还不是你说了算。你只要一成,她们都觉得你要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