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2 / 2)


  姜颜真是受够了薛家的做派,闻言放下手中二甲朱批的文章卷子,‘哎呀’一声打断薛晚晴的笑闹,缓缓道:“阿玉,你可知近来应天府的说书先生,最喜欢说哪个故事吗?”

  阮玉回过头来,眼睛有些红。她张了张嘴,还未回答,却见门外另一人的声音冷冷传来:“我猜,是《战国策》中狐假虎威的故事。”

  闻言,众人扭头望去,只见苻离缓步进来,身旁还跟着一位纸扇轻摇看好戏的魏惊鸿。

  姜颜只是怔了一会儿,便很快回过神来,接上苻离的话茬讥讽道:“可不是么,苻大公子。他们都说皇后娘娘是林中之虎,身份显贵可号令群雄,而县主便是那臭名昭著,只会偷奸耍滑、招摇过市的狐狸。”

  “你放肆!”薛晚晴脸都黑了,狠狠瞪着姜颜道,“你听谁说的,我非得拔了他的舌头!”

  姜颜和苻离异口同声,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是谁,道听途说。”

  水火不容的两人头一次如此默契,薛晚晴气结。

  作者有话要说:  【剧场一:

  苻离:“喂!”

  姜颜:“第一,我不是拽,是愤怒!第二,我不叫喂,我叫姜颜!”

  剧场二:

  姜颜拿着玉:“那就给你罢,省得你整天提心吊胆,担心……”

  苻离一把夺过玉:“好!就这么说定了,解约了!”

  (全剧终)】

  第20章

  九月底,姜颜收到了从兖州传来的家书。

  自打上次太子有意将姜家召回京师朝堂后,姜颜便书信回家提醒父亲早做应对。途中颠簸,父亲的回信时隔两个多月才送到应天府。今日姜颜从门房监丞处领了信,便迫不及待地拆开,倚在前庭的廊柱下翻阅。

  父亲的字还是如此遒劲有力,信中提到自己无意再重回朝堂争斗漩涡,以体衰力弱为由作《陈情表》一封,婉拒替太子来试探口风的使臣。又言及西北鞑靼骚乱不断,年底恐生变故,而后又问姜颜近况如何,钱银是否够用,当勤勉刻苦、谦逊有礼云云……

  信的最后附有阿娘的一行小字,只有两句话:一是让她珍重身体,二是让她有空亲自去临洮府拜谢陆云笙陆老。虽未说明缘由,姜颜也能猜出多半是为了答谢陆老当初引荐自己。

  深秋天高云淡,杏叶金黄。姜颜将信笺仔仔细细来来回回地看了几遍,一向以笑脸示人的她睹物思人,竟有些伤感起来。

  好在还有两月余便到了年底,可有两月的假期归乡探亲。

  如此想着,姜颜开怀了不少,折叠好书信揣入怀中,转而朝典籍楼行去——昨日博士官布置了古籍背诵释义的任务,有几处句子她理解得还不是十分通透。正巧上月记满一个‘正’字得了优秀,她便兑换了半日假期,打算前去典籍楼查阅一番前人注解,明日竞赛释义方不至于输给苻离。

  路过国子监古朴巍峨的大门,却见门外石阶上站着一名少年,登时吸引了她的注意。

  这少年手提着一个硕大的食盒,身着月白锦袍,墨玉腰带,头顶的发丝束成一个髻,另一半自肩头垂下,身量虽略显稚嫩瘦削,却挺拔端正,很是熟悉。

  苻离?

  他不在读书,跑门口来作甚?

  心下使坏,姜颜提着下裳轻手轻脚踏上台阶,忽的从身后唤道:“苻大公子!”

  屋檐下一行白鸽飞过,那少年被吓了一跳,闻声转过身来,一张与苻离七分相似的脸上写满了惊讶。这少年不过十四五岁,面容还带着几分稚嫩的婴儿肥,虽与苻离极为相似,却明显生动温和许多,此时呆呆惊讶的模样倒有几分可爱。

  只是如此可爱的少年,并不是苻离。

  姜颜一怔,笑意不尴不尬地僵在嘴角,半晌才反应过来,后退一步致歉:“抱歉,认错人了。”

  方才远远看去只觉得他背影熟悉,却并未留意到他穿的是常服,而非国子监内学生,以致将少年错认成了苻离。

  少年也定定地望着她。

  他看人的神情倒是与苻离如出一辙,若非眼底有谦逊温和的笑意,姜颜真怀疑他就是年少三岁的苻离本人!

  “无妨。”少年人的嗓音还带着变声期的沙哑,却并不难听,提着食盒作揖道,“在下苻璟,家中排行第二。姐姐方才所唤之名,应该是我长兄。”

  “你是苻离的弟弟?”姜颜恍然,怪不得二人的背影长相如此相像。

  苻璟青涩一笑,微微颔首。

  这少年,眉目自带三分笑意,倒是比他兄长讨喜。

  姜颜不认生,见谁都能聊两句,当即好奇道:“苻家竟有个这般乖巧可人的弟弟,怎的从不见他提起过?”见苻璟投来疑惑的目光,姜颜这才想起自己还未报家门,便拱手回礼道,“险些忘了。兖州府姜颜。”

  这个名字就像是开启某个机关的钥匙,苻璟眼眸一亮,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随即,他弯起眸子道:“好巧,原是一家人。”

  姜颜不解其意,只笑道:“你这少年郎比我还自来熟,谁与你一家人?”

  苻璟嘴唇微张,刚要说什么,就被姜颜打断道:“你来这,是来找你兄长的?”

  话头被岔开,苻璟只好点头答道:“正是。今日是兄长生辰,家父命我前来给他送些吃食,权当庆生。”

  原是如此。姜颜早听爹娘说过,苻家长子比自己大一岁零三个月,想来今日应是他十七岁生辰?

  “盒子里装的是什么菜式?”姜颜好奇道。

  苻璟答道:“葱拌豆腐,炝炒笋干,上汤白菜,莲子奶糕。”

  “……”未想到偌大一个首辅府,其长公子过生竟是这般冷清,且不说山珍海味,甚至连一口肉都没有,着实可怜!

  姜颜本在感慨,但仔细品味送来的食材菜式,又觉出一丝深意。

  葱拌豆腐,意在为人处世当一清二白;炝炒笋干却无肉,想必是借用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典故以警戒;上汤白菜,清廉方正;莲乃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

  姜颜弯着眼眸笑道,“治国如烹调,尊君果然是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