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旁支嫡女第154节(2 / 2)


  “嗯,不错。”王素敏因为求子,茹素了几年,她吃玉带糕都觉得有些不大舒服,可能是因为里面放了猪油。

  就在这个时候棠哥儿过来了,听说是做了噩梦哭了,蜜娘只好让人把他带过来,棠哥儿平日还好,因为做了噩梦,扑到蜜娘怀里哭鼻子,蜜娘拿糕点喂他,“来,吃一块糕点就好了,棠哥儿,你看,这可是玉带糕啊,这不是你最爱的玉带糕吗?吃一口,好不好呀?”

  大概是有母亲的怀抱,棠哥儿吃了一块玉带糕,人又活泼起来,好奇的看着王素敏。

  王素敏所见的孩子中,还没有这么可爱的,她本身求子多年,为丈夫也纳了不少妾室,见到棠哥儿十分欢喜。

  到最后走的时候,还有些期期艾艾,倒是蜜娘似乎了解她的心意似的,把羡哥儿和棠哥儿的小衣裳拿了几套给王素敏,王素敏如获至宝。

  等王素敏一走,蜜娘就立刻对下人道:“你把四爷喊过来吧。”

  方惟彦很快来了,见她脸色凝重,还不解道:“怎么了,和别人吵架啦?”

  “去,我是那种随时随地都能和人吵架的人吗?不是这个道理。今天连王姐姐也来探我的口风了,她的相公郭大哥在翰林院,被人称圣贤,郭伯父也是难得的中介之臣,我看不久,她们怕就是有动作了。”

  方惟彦叹了口气,前世也是如此,中宫无子,都请立皇长子,但那时贤妃受宠,还诞下麟儿,皇上有意探大臣们的口风,大臣们自然都不同意。

  为了国本一事,折了不少大臣进去,包括他自己都是。

  方惟彦道:“终究不知道皇上如何想的,若是皇上立了皇后,反而好办,如今皇长子逐渐大了,早立国本也是好事。”

  谁知道皇帝寿数多少?

  即便重活一世,在这件事情上也无解,皇帝的想法,谁也无法揣度。

  很快,郭伯父果然上书请皇帝立国本,他本就是耿介之人,上书言辞激烈了一些,永隆帝言大臣们故意激朕。

  郭家伯父被贬,郭伯父不忿,辞官回乡,他女婿,也就是郭瑶玉的丈夫,因为和老丈人同科,二人意气相投,也激烈上书,直接指皇帝怠政,自然也被贬官了。

  蜜娘亲自去送了她们一程,郭瑶玉倒是想的开:“他这口气若是不发出来,怕是一辈子也憋气,如此还好。”

  “也是,学得文武艺,售予帝王家。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抱负,郭姐姐,你们既是回乡,将来有什么事情,若我帮的上忙,尽管托信给我。”蜜娘也是报答当初自己和方惟彦被贬谪登州时,郭瑶玉的帮忙。

  郭瑶玉感激的握住她的手。

  本来准备的乔迁之喜,因为此事,也无法再办,不过,蜜娘很快就有一次进宫的机会。

  太后寿辰,皇帝一贯愿意做表面功夫,这次办的很是盛大,蜜娘也要准备入宫庆贺,这晚上她睡的很踏实,方惟彦还奇道:“明日可要进宫,这可不像你之前跟娘进宫,只有宫妃在的,听说太后准备为皇上在宫外选后,人多口杂规矩也多,你不怕吗?”

  对,皇帝为了安臣民的心,表示自己再会选后。

  也许是假动作,也许是真的,这次听说不少人都带了女儿进宫。

  “我有什么好怕的。”那是她曾经住过二十年的地方,那有什么好怕的。

  说完,蜜娘还笑:“兴许,我还能看到将来的皇后是谁呢。”

  方惟彦看着她,回想往事:“蜜娘,当初你也和德妃一起进宫,以你之能,若再宫中肯定会如鱼得水吧。”

  他一时有感而发,蜜娘却心道,自己前世的事情还是不要说出来吓他了。

  但进宫嘛,她皱皱鼻子:“我相貌虽然不错,但性子可不是天子欢喜的那种,要我曲意逢迎,我比死都还难受?我若进宫了,那就不是我了,你看到的也不是我。”

  不知怎么,方惟彦就忽然高兴了,他搂着蜜娘道:“在我这里,你可以永远是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身上那种如释重负,一下就没有了,蜜娘觉得稀奇又感慨,似乎又想到些什么,莞尔一笑:“反正我永远都是你的妻子。”

  第134章

  以前进宫,不是作为皇后的娘家人,就是作为侯府的儿媳妇跟随婆婆进去,唯独这一次是因为夫君进去,她穿着四品恭人的服饰。

  白英夸道:“同行之人,还没有您这般年轻的呢。”

  蜜娘摆手:“诶,崔缇的夫人那般年轻还是一品夫人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虽开心,却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提起崔缇,大家又是心照不宣的笑了笑,自从陆如法归朝,崔缇已经被言官攻击,他本人上了致仕的折子。

  崔缇主政这几年,提拔亲信就不说了,事事阿谀上意,大家早就对他不满了。

  再者,还有李覃在背后用力,李覃的门生故旧可是不少。

  但蜜娘知晓,天子心里属意之人不是李覃,李覃是旧党之人,若用他,肯定有风险,而且李覃没有做过知经筵,和天子相处的并不多。

  可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难说的很,方惟彦前世可没去登州,这辈子却去登州了。

  上辈子这个时候,阮皇后还在故作大度,这辈子早就化作一缕青烟。

  乘着马车在宫门前面,芍药下去看了一圈,回来有些诧异道:“今日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怕是要劳烦您多等一会儿。”

  蜜娘不在意:“那我正好在马车立打个盹儿。”

  今日是太后诞辰,自然来的人多,她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

  很快,她就被吵醒了,原来是有人在吵架,嗬,还不是别人,是锦乡侯世子夫人德音县主。蜜娘不由掀开帘子看了她一眼,她们去登州的那几年,德音县主生了独子,听闻生下独子后伤了身体,再也不能生了。

  不过,她现在看起来依旧珠翠满头,高高在上的派头。

  “她们在吵什么?”蜜娘问。

  芍药答道:“还能为何事?就是彼此进宫顺序罢了。您放心,一会儿就无事了。”

  蜜娘颔首:“料想这些人在宫门口,也不敢闹出来。”

  在蜜娘心里,她现下进宫,不过是敬佩末座,重在参与罢了,故而也不太在意什么德音县主何人,她向来都是有仇当场报,这德音县主即便地位再高,但是锦乡侯府和东安侯府差不多,如今也都是富贵闲人,说起来锦乡侯府还不如东安侯府。

  东安侯府至少有方惟彦,文官中年轻一辈的翘楚,武官之中,也有方惟昌和方惟钧二人从武职,下一辈中,子孙众多。